所以,我們要認真分析幼兒已獲得的經驗著手,接近大多數幼兒的現有水平,就會為幼兒找到適度的目標。
案例:
今天我進行了《身體上的單雙數》的活動,這篇教案我修改了6遍,在這6遍修改的過程中,從設計思路、目標已經活動的內容、提問等我都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同時設計的角度也有不同,其中有情境式的也有在主題下自然開展的。
我覺得自己的活動能把內容置于一個情境中,以情境化的語言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注重了趣味性,選擇的內容是置于主題背景下的,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同時考慮到了一定的啟發性問題,為什么,怎么樣?也考慮到到了孩子的一個經驗的積累,需要不需要有之前相關經驗的積累。
我覺得看了自己的第一稿,以及他人的一些想法與意見后,發現自己很大的一個問題是,目標與內容的把握上有偏差,目標的重點在于單雙數,但在內容中不符合目標的內容太多,重點牽涉不多。但從內容的選擇上說,身體上的數字這個范圍太大,可以從單雙數這個小點來進行,這樣目標的意義也比較能夠體現。同時,活動方案中體現了思路不清楚,活動重點難點把握不準確,針對性不是很強,導致活動中問題的提出也比較寬泛,目的性不強,而且問題的提出處于一個層面上,在同一緯度,沒有多角度考慮,也沒有比較挑戰性的問題,讓孩子質疑,挖掘到內容的有價值的地方。問題的提出圍繞目標的似乎不多,這也是我一個比較困惑的地方,如何挖掘到深處,如何讓活動內容體現它真正的價值,又符合孩子的一個年齡特點與思維習慣。同時,問題的提出,層層深入的邏輯思維好象沒有形成,該如何把握又是一個難點,似乎有時不能突破一定的空間。
所以在之后的幾次修改中,我把目標的確定定為第一步,有了正確的目標才能讓整個活動有了核心,以一個點來進行。確定了目標后,重難點也得到了肯定。在修改自己的活動過程中,先把整個流程大致地確定了下來,再在提問上重點分層次性,比如有基礎性的提問,也有綜合水平的提問,應該說這樣的修改過程讓我的整個活動的思路比較清晰,而且富有可操作性。
反思:
我覺得本次活動的反思,我想從幼兒的發展和活動內容本身兩個方面進行:
一、幼兒的發展:
在活動的一開始,幼兒一直被數字精靈與數字王國這樣的的情境強烈的吸引著,興趣十分濃厚。但在
活動中,很多幼兒找不到很多的單雙數,也不能用記錄的方式描述下來。原因主要有:1、幼兒前期經驗不夠;2、記錄的方式甚至有些限制孩子的思維;3、教師的指導,在有些時候不能抓住幼兒思維的特點給予適當的引導。從活動目標的實現來看幼兒的發展,幼兒的發展是不充分的,只實現了本次活動的初級目標,在幼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上還是比較成功的。由于我們的主題剛開始,沒有牽涉到身體的器官,所以內容中也沒有對身體內部器官的數量進行探究。
二、活動內容本身:
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基于活動的思考,活動中選擇了在主題背景下,結合我們前期數活動中的單雙數內容,讓幼兒尋找身體上的單雙數。從幼兒的興趣點和幼兒的表現來看,本次活動還是成功的,這個內容是可以吸引孩子的,是孩子感興趣的,對幼兒能力的培養是很有益的,因此可以多加嘗試。
在記錄的過程中我的目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動手操作的機會幫助幼兒鞏固已有的知識經驗,更深刻感受單雙數存在于我們生活中。但是,兩兩合作的操作機會讓一些孩子思維得到了展示,又讓一些孩子得到了思維限制,很多找到了又無從著手。我覺得教師的引導在此時的作用沒有體現,應該
讓孩子從多個角度進行尋找,有的只從身體衣服上尋找,沒有想到自己的五官等。應該從身體從上到下按順序尋找入手,盡情的挖掘與身體所有可能的相關的單雙數,充分刺激幼兒觀察的敏感空間,這樣對于單雙數,孩子會有自己理解的概念。
同時,在交流過程中,沒有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或許在他們的心里對概念比較了解,但不知道用什么話來說清楚。老師應該引導孩子進行歸納,而不是請2名幼兒簡單介紹,這樣容易給人感覺留于形式。
總之,我覺得活動設計的起點既不能過低地知識讓幼兒不斷重復已有的經驗而毫無新的發現,也不能脫離幼兒的經驗水平起步太高而使幼兒望之生畏失去探索思考的興趣。
【案例:身體上的單雙數】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