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紅色大收集主題目標:
1、繼續回憶過年的歡樂情景,樂意表達過新年的快樂,體驗新年后老師、小朋友見面的愉快心情及相互關愛的情感。
2、了解新年的習俗,感受收集和分享的快樂。
主題內容:
周一:科學《小動物做客》
周二:泥工《紅紅的糖葫蘆》
周三:語言《糖果雨》(脫班)周四:藝術《包春卷》
周五:區域活動
科學:小動物做客活動目標1.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學習怎樣做客和接待客人。
2.嘗試把小動物和它喜歡的食物進行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1.《小朋友的書·數學》
2.小動物圖片:小象、小熊、小狗、小貓、小兔、小羊、小雞。
活動過程1.談話,引導幼兒回憶過新年做客的情景。
新年的時候,你去誰家做客了?他們是怎么招待你的?(滲透敲門禮儀)新年的時候,誰來你家做客了?你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2.招待小動物客人(1)逐一出示小熊、小狗的圖片,師幼談話:誰來了?我們應該怎么問好?(教師引導幼兒說“XX,你好!歡迎來我家做客”“請坐,請坐!”等禮貌用語)(2)討論:客人到齊了,可以怎么招待他們呢?
(3)給客人唱歌、跳舞、表演節目。
教師鼓勵幼兒能大膽地到集體面前表演節目,(或和好朋友結伴一起表演)以表示對小動物來做客的歡迎。
(4)討論:客人肚子餓了,它們愛吃什么呢?
(5)使用《小朋友的書·數學》第1頁“喜歡吃的食物”,讓幼兒練習根據動物愛吃的食物進行連線。
3.游戲“客人來了”。
(1)教師扮演“客人”,到小朋友家做客,小朋友接待。
(2)請一位幼兒扮演“客人”,請某一位幼兒扮演“主人”,接待客人。
活動反思:小班幼兒已有做客和招待客人的生活經驗,而且在平日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玩手指游戲“開門”,在該手指游戲中延伸出各種動物來家做客時小兔如何招待客人,所以對小朋友來說,如何招待客人是沒什么問題的,請客人坐下,給客人端茶,送好吃的都能體現,重點主要放在學習做客方面,首先敲門禮儀是最基礎的,相信平日里孩子們很少自己去敲別人家的門,因此當我示范正確敲門的方法時,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主動學習,不過在活動中孩子們比較興奮,容易圍上來,因此活動后我反思到可以分小組讓幼兒自主表演,也能防止幼兒圍擁上來的現象。
泥工:紅紅的糖葫蘆活動目標1.學習團圓的技能,掌握用小棒穿“糖葫蘆”的正確方法。
2.對泥工活動感興趣,能努力玩成作品。
活動準備1.《小朋友的書-過年真好》
2.紅色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塊,小棒人手一根(兩頭不要過于尖);草把(供幼兒插作品用)3.教師自制的“糖葫蘆”一串。
活動過程1.出示自制的“糖葫蘆”,導入活動。
賣糖葫蘆嘍!好吃的糖葫蘆哦!快來買哦!
2幼兒觀察糖葫蘆,教師提問。
糖葫蘆是什么顏色的?糖葫蘆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圓圓的糖葫蘆是用什么穿起來的?
3.幼兒學習制作“糖葫蘆”。
(1)教師示范:團泥、搓長、分段、搓圓。
(2)幼兒使用橡皮泥制作“糖葫蘆”。
4.幼兒學習穿“糖葫蘆”的方法。
(1)糖葫蘆穿在什么地方?怎樣拿小棒最安全?怎樣穿得最結實?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注意使用小棒的安全。
5.把作品插入草把中進行展示,總結評價。
(1)小朋友做的“糖葫蘆”都很漂亮,大家快來買嘍!看看誰的“糖葫蘆”最受歡迎。
(2)教師與幼兒一起使用《小朋友的書-過年真好》第11-12頁“冰糖葫蘆”,學習朗誦兒歌《冰糖葫蘆》。
藝術:包春卷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能隨著音樂邊唱歌曲邊有節奏地表演“包春卷”。
2.感受過年“包春卷”的樂趣,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1.磁帶及錄音機。
2.事先了解幼兒過年“包春卷”的經驗。
3.手帕(皺紙)、小的動物毛絨玩具與幼兒人數相等;浴巾兩人一條;已包好的春卷一盤。
活動過程1.回憶“包春卷”的過程。
出示已包好的春卷,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你們會包春卷嗎?是怎樣包的?
2.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一遍。讓幼兒練習XXXX十六分音符:邊拍手邊按節奏念“大家都來包春卷”。
3.學唱歌曲(1)幼兒跟教師唱歌曲兩遍。
(2)教師演唱前后兩句“包春卷”的不同唱法,讓幼兒分辨并學唱。
4.游戲“給小動物包春卷”。
(1)教師提供每位幼兒一塊手帕和一個小毛絨動物玩具,讓幼兒邊唱歌曲邊用手帕把毛絨小動物包起來。
(2)幼兒交換毛絨玩具后,再次邊唱歌曲邊玩“包春卷”游戲。
5.幼兒合作玩游戲。
(1)將毛巾鋪在地板上,請一幼兒做春卷的“餡子”,躺在毛巾的一端隨包春卷的動作滾動,另一幼兒拿著浴巾“包春卷”,一邊唱歌,一邊用浴巾把“餡”包起來。
(2)請幼兒自己找一位好朋友,兩人一條浴巾,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包春卷”的游戲兩邊。(第二遍時互換角色)6、創編游戲。
除了包春卷,我們平時還包過什么好吃的?請你用動作表演一下!
活動反思:“春卷”這一食物在我們南方其實很少有家庭會經常做來吃,所以出于這一原因,我在活動前用照片讓幼兒來感知了解,也有幼兒將春卷和麥餅筒混淆,因為形狀非常相似。歌曲《包春卷》本身對幼兒來說簡單易學,朗朗上口,加上游戲形式的表演唱,幼兒興趣非常濃厚,不過孩子在參與該游戲時,特別容易興奮,導致收不住,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夠周全的地方,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遵守活動規則,而是自由游戲,如果我在活動前制定一定的游戲規則,比如分組表演,或者用顏色標記來指導幼兒輪流游戲,可能活動常規不至于這么亂,活動亮點在創編環節,幼兒對包餃子、包麥餅筒、包包子等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孩子們能馬上創編出來,并且愉快地投入到創編游戲當中。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紅色大收集】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