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認識簡單物體形狀》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認識簡單物體形狀》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導幼兒對圖形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讓幼兒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
2、 難點是幼兒在尺寸認識上存在很大的難度,很容易將正方形和長方形混淆。
活動準備
1、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積木、紙制圖板(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卡片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3、方形小手帕多張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利用電話鈴聲響起接電話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接起電話,說:“小白兔呀你別哭,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風,把你的房子都給吹破了嗎?不哭我幫你造一間新房子。”于是,老師就拿出積木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小朋友,你們看,這新房子漂亮嗎?
2、出示圖片,提問:
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什么形狀的?
小:三角形
師: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師:窗又是什么形狀呢?
小:圓形
師:房門呢?
小:長方形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長方形,探索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長方形。
二、復習圖形
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
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
小:圓形
師:它是怎么樣的呢?
小:沒有角的
依次變出長方形、三角形并進行提問
三、鞏固圖形
讓小朋友主動舉手站到教室中間和老師一起把小手帕變成長方形、三角形的游戲,讓沒有參與游戲的小朋友說出所變的形狀,激發小朋友主動地興趣。
教學反思
1、 利用實物的形式演示,讓幼兒更能形象的接受,更能深刻的認識和接納;
2、 利用師生互動形式更能曾進師生的交流;
3、 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
4、 此方式教授幼兒認識圖形、學習圖形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幼兒對圖形的認識也比較深刻。
5、 以此方式,作為幼兒教師體會到了,利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主動學習。
小百科:形狀表示特定事物或物質的一種存在或表現形式,如長方形、正方形,也指形相、外貌。
【幼兒園小班教案《認識簡單物體形狀》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教案《送小動物回家》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時鐘》
• 大班數學活動《有用的統計》
• 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給災區小朋友買文具》
• 幼兒園小班教案《三只熊來作客》
•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小鴨》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數學教案《小熊的信》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測量》含反思
•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學習9的組成》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優質數學教案《路線圖》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