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與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感受游戲的快樂,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我的魔法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通過自主嘗試與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感受游戲的快樂。
3.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根紙棍。紙球若干,方筐若干。
2.錄音機,磁帶。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紙棍鍛煉身體的多種方法。
指導要點:在活動中要積極啟發幼兒創造出更多的游戲玩法,感受紙棍與其他活動材料的不同特性。
活動過程:
一、 準備部分:(4分鐘)
1.幼兒手持紙棍,隨教師開火車進場進行游戲“小火車”。(快快開,慢慢開,轉個彎,開進站)。
師:這是一根魔法棒,現在它變成了方向盤,我們一起去開車吧。
1.聽音樂做棍操(上肢,下肢、腰腹等)
二、 教學與練習部分:
1.幼兒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8分鐘)
(1) 幼兒自由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教師注意發現幼兒有創意的玩法。
師:這根魔法棒還可以怎么玩呢?大家動腦筋想一想,看看誰最聰明。
(2) 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師:你是怎么玩的?請你來做給大家看一看。(教師帶領幼兒跟學)
(3) 小結紙棍的玩法:紙棍可以用來當做金箍棒玩耍,還可以跳格子,鉆山洞,騎大馬,開火車等。
2.幼兒分散自由玩,教師觀察,指導。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魔法棒的很多玩法,現在,小朋友去找一個空地玩一玩吧。
1.游戲:趕小豬
(1) 教師講解、示范:
師:今天,小豬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請小朋友來幫忙把小豬趕回家。你們先看看老師是怎么趕小豬的。(教師示范,用紙棍將紙球趕到筐里)
(2) 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師:現在你們也去趕小豬回家吧。趕小豬的時候不推不擠,趕完一只你還可以再去趕一只。
反思:
三、 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2.離場。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的目的是一物多玩,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在探索紙棍玩法環節,單單一根紙棍要玩出多種玩法對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開始的準備部分,教師有意識的將“魔法棒”(紙棍)變成方向盤,開汽車入場;拿魔法棒做熱身操,在音樂聲中引領幼兒拿魔法棒做棍棒操,如:可以變成大象的鼻子甩一甩;變成大馬跳一跳。穿插一兩種紙棍的玩法在里面是為后面的探索玩法環節做鋪墊。在探索紙棍玩法環節:雖然給了一定的方向,但由于小班幼兒愛模仿、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幼兒只能想出幾種類似的玩法,這時就需要老師直接給出幾種玩法讓幼兒跟學并練習:跳格子、當做金箍棒玩耍等。最后總結出:騎大馬、跳格子、當金箍棒、開汽車等幾種玩法讓幼兒分散自由練習。在練習時我發現大部分的孩子比較喜歡金箍棒、和騎大馬。接著老師引出游戲——趕小豬,這是整個活動的高潮,是幼兒手持紙棍(魔法棒)將散落在地的紙球(小豬)趕進橫立在場地周圍的籃筐(小豬的家)里,游戲中幼兒很感興趣,但因籃筐口有一定厚度不是很平所以趕進去對幼兒來說有難度,有的趕到筐口直接用手拿進去,在這個教具上我們需要思考改善。
小百科:紙,用植物纖維制造,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復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紙最早發明源于古代埃及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長高了》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