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意圖
《走進博物館》是大班《恐龍博物館》大主題下經驗喚起階段的一節節點性教學活動,同時也是我們的恐龍博物館進入實踐準備階段的關鍵性活動。要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恐龍博物館,首先需要幼兒了解博物館是什么。對于幼兒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有過參觀博物館的經歷,對博物館具備自己的認識和了解,但其經驗是零散的,而且他們通常更聚焦博物館中具體的物,而忽略了博物館整體的價值、功能以及博物館中的展品背后所隱藏的故事和文化。
其實博物館作為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產的場館,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享提供了多種體驗。物館有其共性的特點,種類繁多為博物,物品珍貴方能被館藏,而不同形式的博物館背后又具有不同的價值文化,能夠傳遞給幼兒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培養幼兒各方面的核心素養。如歷史博物館能夠向幼兒呈現歷史的變化,藝術博物館的能夠培養幼兒的審美和鑒賞能力,自然科學博物館具有科學科普的價值,激發幼兒的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基于幼兒對博物館的已有經驗,我們希望通過本次節點性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梳理博物館的特點,并讓幼兒了解博物館的功能、價值以及它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系等讓幼兒獲得博物館是什么、有什么特點以及能干什么用等新的經驗,從而為后期自己打造恐龍博物館做鋪墊。
因此,在設計該節點性教學活動時,我們基于幼兒對博物館的已有經驗,通過多種媒介幫助幼兒梳理博物館的共同特點,了解不同類型博物館的功能價值以及與我們生活的聯系,讓幼兒對博物館有持續的興趣。同時,在對博物館有了系統了解和情感鋪墊的基礎上,對設計開發屬于我們自己的恐龍博物館能夠有所期待。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博物館的特點、價值以及它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系。
2.感受博物館帶給人們的力量,引發對博物館的興趣和持續關注。
三、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線上或實地參觀博物館的經驗;ppt
四、活動過程(四個環節)
活動環節 |
具體流程 |
設計意圖 |
導入環節 |
一、談話導入,喚醒經驗。 ——你去的博物館叫什么博物館?里面有什么? |
通過談話,喚醒幼兒參觀博物館的經歷,通過提問,讓幼兒意識到博物館的主題與內容之間的相關性。 |
了解博物館的特點、價值,感受博物館的帶給人們的力量。 |
二、進一步了解博物館,感受博物館的特點與價值。 1.欣賞博物館視頻,提問: ——博物館有哪些特點?為什么要具備這些特點? (物品豐富、珍貴......) 2.了解博物館展品相關圖片和標簽的作用 出示吉林1號隕石圖,提問: ——博物館的墻面和物品旁邊的標簽是什么?有什么用? ——請結合隕石后方墻面上的圖片信息,講述隕石的故事。 出示博物館物件的標簽,提問: ——你能在這些標簽上看到什么?它們有什么作用? 3.了解不同類型博物館的價值,提問: ——為什么要建博物館?博物館有什么作用? 欣賞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 4.了解全國與周邊博物館的數量與類型,提問: ——猜猜看,全國一共有多少座博物館?我們生活的城市有多少座博物館? ——為什么紹興要建黃酒博物館? |
本土幼兒對博物館的經驗相對而言是匱乏的,周邊也缺少高品質博物館資源,因此我們希望通過一個高質量的視頻,讓幼兒感受到博物館的震撼,了解博物館的特點——種類繁多為博物,物品珍貴方能被館藏等。 幼兒在參觀博物館時,往往走馬觀花,看到了物的形卻忽略了物背后的信息、故事,因此,我們讓幼兒去講述隕石的故事,讓幼兒知道這些信息的不可忽視。 我們也通過出示不同類型博物館的展品,讓幼兒具象地感知到博物館的價值:了解過去、感受未來、珍愛自然、向往美的生活。 最后,通過出示全國博物館和周邊博物館的數量,讓幼兒感受到博物館資源的豐富,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的關系,萌發想去走遍博物館的心愿。 |
激發建博物館的興趣 |
三、提出假設,萌發建一座博物館的愿望。 觀看視頻《一個人的博物館》,提問: ——李如冰叔叔建了什么博物館?猜猜看他付出了哪些努力? ——如果你有機會,你想建一座跟什么有關的博物館? |
此環節通過小短片,讓幼兒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可能建博物館,世間萬物都能成為博物館的主題,也引發幼兒自己建博物館的興趣。 |
【大班社會活動《走近博物館》】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社會教案《愛哭的貓頭鷹》
下一篇:中班社會活動《下棋》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