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會變的月亮》
設計意圖:
科學教案《會變的月亮》選材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科學學習的核心“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并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大班的孩子對于探究、求知的欲望非常強烈,教師應根據已有的環境、物質條件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通過開始激發對月亮變化的興趣——感受月亮變化的規律——探究月亮變化的規律——操作游戲,層層遞進,由淺入深。
此活動選擇在中秋前進行,學習的效果會更好。讓幼兒結合節日愿意去發現自然界中的變化,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實驗和分享。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及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及操作游戲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月亮變化的理解。
3.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圖。
2.與教學有關的PPT。
3.視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和《月亮的變化》。
4.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重點、難點:月亮變化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蔡老師帶來一個謎語,仔細聽哦!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2)師:猜猜是什么?揭曉謎底的時候到了:出示月亮(PPT)。小朋友們還記得月亮是什么形狀的?
(3)師:圓圓的月亮用動作怎么表示?彎彎的月亮用動作怎么表示?(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進行展示,大家一起學一學)。
(4)師:為什么月亮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基本部分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激發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愿望。(播放動畫)
師: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激發幼兒發現月亮在不停的變化)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狀。
師:故事中出現的月亮和天空中的月亮一樣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正真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出示月球PPT)
(3)初步了解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聯系。
總結:月亮姑娘是圍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既不發光、也不發熱,它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看上去月亮也在變。
(4)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
簡要解釋月亮姑娘變化的原因,使幼兒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1.師: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那小朋友們知道“月亮姑娘”為什么變化?請你們互相討論,然后告訴老師。
2.欣賞故事《月相的變化》,理解月亮的變化,并認識變化的月亮名稱。(播放動畫,出示月亮變化圖片)
3.總結: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時,地球在月亮后面,由于反射光位于月亮的背面,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我們平時看見的月亮都是由太陽光的反射作用照到地球的。
(5)操作游戲,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1.師:月亮姑娘要考一考我們班的小朋友,你們愿意接受考驗嗎?
2.觀看PPT,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幼兒一起操作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每幅圖上的數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十五等),
3.總結:引導幼兒說出隨著時間的變化,月亮每個月開始的時候變成細細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變成了大圓盤,到了月底的時候又慢慢變回了月牙的形狀。
五、結束部分
師:再過幾天是什么節日?請小朋友們在中秋節和家人一起賞月。將你看到的月亮畫出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將幼兒觀察到的月亮變化利用晨間談話、飯前等時間進行分享活動。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表現能力、以及對事物的探索能力。
活動反思:
月亮是孩子們經常能看見卻又摸不著的一顆宇宙衛星,為了激發和培養幼兒對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特開展此節科學活動《會變的月亮》。為了脫離枯燥乏味的學和滿足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求知欲,我在課前除了做了充分的知識準備,也做足教具的準備。
開始部分由謎語導入,激發幼兒對月亮的探究欲望;再有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插入讓幼兒輕松了解月亮的變化;PPT的出示讓幼兒了解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聯系;故事《月相的變化》使幼兒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最后以操作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整個過程環環相扣,讓幼兒從枯燥乏味的學改為,主動、積極的學,由于此節活動的知識點不是幼兒經常接觸的,所以對月亮變化的規律開始還是有些難度的,教師的介入和提問要適時、適當,要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只有讓孩子在活動中自己發現、自己探索,才能達到此節活動預期的目標和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大班科學PPT《會變的月亮》含教案】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科學PPT《奇妙的信》含教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