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指紋破案》教學設計
課程分析
當“警察抓小偷”情節撞上“指紋破案”,大班的孩子們如何能不著迷?此年齡段孩子愛學會學,探究興趣最是濃厚,且觀察能力也愈發細致,但是對于能夠同時觀察并比對記錄,還有挑戰。
本節活動,以劇情為載體,以指紋為線索,以觀察為工具,以二維對比記錄為突破,在“發現指紋--匹配指紋--對比指紋--完善指紋”的推進中,不斷梳理信息,探索真相。
課程目標
1.了解案件劇情,觀察、比對現場指紋,知道指紋的特點與作用。
2.細致觀察中對指紋進行比較分類、匹配完善,并能在有依據地推理中找到“小偷”。
3.體會指紋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推理游戲的智慧與有趣。
課程準備
操作紙、筆、一體機、希沃軟件操作經驗
課程過程
一、案件導入,發現指紋
1.劇情介紹,引出角色。
機:今天玩個游戲,請聽劇情:接到報警,小鎮發生一起盜竊案。警察叔叔邀請做小助手破案,找到“小偷”,案發現場就是這個房間,昨晚聚會后主人戒指消失了,找到參加聚會的五位嫌疑人,但都說沒有偷。
2.人機互動,發現指紋。
師:辦案要有證據,哪里有證據?請你運用工具去現場找找,有沒有什么發現。
二、細致對比,匹配指紋
1. 自主分類,匯總相同指紋。
師:找到什么?指紋一樣嗎?一共有幾種?分別有什么特點?
小結: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有不同紋路,是獨一無二的。
2. 分析操作,匹配指紋主人(排除一名)
師:找到的這三個指紋分別是誰的?請連線匹配。
現場出現的三種
對比分析 鎖定三人
( 保姆 男同事 女助手 )
提取的五人的指紋
小結:五名嫌疑人現在排除兩名鄰居,范圍縮小。警察又找來他們三人問話,請他們說說自己分別碰過什么。
三、匹配路徑,尋找“撒謊者”
1.比較操作,調查記錄真實指紋路徑。
師:他們的指紋分別落在什么物品上呢?我們要自己親
眼去找找。記錄表能幫助你。你有什么方法能記錄得又正確又不遺漏?
2.傾聽語音,表征三位嫌疑人指紋路徑。
師:請你把聽到的記錄下來,看他們說了什么物品?
小結:一個個依次來排除,橫向縱向交替結合來看。先找到物品,然后看它上面有幾個指紋,最后再比對是誰的。
3. 梳理表格,找出路徑不符的“撒謊者”(排除女助手)
小結:有兩位在撒謊,他們都遺漏了地毯這個地方,我們再去仔細翻找,看看是否藏著重要線索。
四、完善指紋,鎖定目標
1.重回“現場”,發現新指紋線索
師:還藏著掩藏的半個指紋,請看它的主人是誰?
2.完善指紋,匹配指紋主人
五、真相大白,鏈接生活
機器:謝謝大家的幫助,在大家的細致觀察,聰明推理中,讓我們根據指紋線索一步步抓到“小偷”,真了不起。你們知道嗎?真實生活中,指紋科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哦。
課程反思
1.情節與內容是亮點。“警察抓小偷”“科技指紋破案”等情節內容的展現最能吸引大班幼兒,激發幼兒興趣,調動幼兒全程積極性。
2.探索與操作是支點。第一環節,通過科技手段讓幼兒打開探索之門;接著,第二三環節,通過調查表、試聽表征等讓幼兒突破指紋間的壁壘,層層推進,找到“小偷”。
3.層次與重難點是突破點。但是,本節活動還未能最大程度地凸顯出來,“發現指紋--比對指紋--匹配指紋--完善指紋”四大環節間不夠有邏輯與難度上的提升,在此方面更加有重難點的突破會更有活動的優化質量。
【大班科學PPT課件《指紋破案》含教案音樂】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