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德育專家魯潔教授說過,只有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充分尊重幼兒的自由選擇權并培養其選擇的能力,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富有責任感的幼兒。
尊重幼兒是開展有效對話、營造和諧對話氛圍的前提。對話,不是一方的思想強加于另一方,即使面對的是一種生活經驗貧乏、思維簡單的幼兒,也不是教師也不是真理的唯一掌握者和傳授者。對話,也不是簡單的思想交換,而是一個創造性的行為。對話的創造性來源于對話的不確定性。在傳統的品德教育中,教師的提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而教師期望幼兒的回答也是預定的。在這樣的教學中,幾乎沒有真正的對話,由于教師幾乎完全控制了對話的過程和方向,幼兒會本能地盡量猜測、遵循教師的預想來回答問題,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實質上缺乏真正的創造性、缺乏情感的交流與靈機一動的思維火花。由于教師在對話中居于主導地位,控制著對話的方向和節奏,幼兒處于被動地位,扮演著“受壓抑的角色”,因此,所謂問答其實變成了教師一人的自問自答。這嚴重背離了“對話”的真正含義,與其說是對幼兒的開導和啟示,不如說是專制的灌輸和思維控制。
和諧的對話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做一個忠實的聽眾、友好的伙伴、出色的主持、尤其是評價的語言更應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護他們的求知欲和表達欲。每一個學生的意見都要珍視,每個學生的觀點都不應該被忽略。這是因為,對于正確的意見,教師能夠從中發現幼兒思維進步的跡象、思維的火花;對于錯誤的意見,教師也可以分析其錯誤的原因,發現幼兒的思維的規律。要做的這些并非易事,這要求教師有一顆童心,更要有發自內心的對幼兒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感受到自我與他人處于平等對話的伙伴關系之中,才能使他們敞開心扉,接納教師,改善當前這種虛假、僵化的對話形式,建立富有生成性的、平等、真誠、能夠激發真正熱情的對話。這樣,就可以激發幼兒心靈中的熱情、實現其自我教育。
【創設愉快的對話情緒,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相關文章:
• 如何在拼音教學中有效
• 淺談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
• 在日常生活中滲透語言教學(小班)
• 幼兒古詩學習的引導
• 我對兒歌情有獨鐘
• 淺談幼兒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讀后感)
• 快樂的旅行
• 幫助孩子掃除語言障礙九法
• 讀《淺談早期閱讀教育中的教學策略》有感
• 利用信息技術有效促進小班語言教學
• 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促進幼兒閱讀的興趣
• 幼兒英語教學的幾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