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師作為教學的實踐者,其教育案例不僅是對自身教學實踐活動的一種反思,更是引發他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審視和評頭論足,這需要有一定的氛圍和基礎。
近來,徐匯區教育局提出將探索面向課堂教學、教師主動參與、教研培訓一體化的新模式。這一模式的運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實現教育觀念與教學實際相銜接的需要,也是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需要。經過幾年的實踐,園長在指導教研活動時采取以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1、把辦園與培訓作同步考慮,科技幼兒園自1994年開辦以來,園長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的培訓視為辦園的關鍵。開展教科研與培訓同步,學習現代信息技術與培訓同步,傳遞教改信息與培訓同步,適應社會需求與培訓同步,使一批青年教師在自培中提高,在教學中成長。
2、支持教師的自主發展。建立以教學活動為基礎,以教師參與的看、聽、評、研為主體模式的教研活動。宛南幼兒園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把以往自上而下貫穿式的教研,改為由教師主動參與的教研,教師產生了一種來自內需力的對教研的關注。此時園長思考的是要承認教師自主發展的潛力,要給教師時間、空間,自我挖潛,以滿足其發展需求,引發自主發展的動力,引導教師各具特性的發展。
3、及時反思與總結。園長善于捕捉園內自我教育契機,組織教師及時反思與總結。紫薇實驗幼兒園0-3歲的親子教育是一項全新的教育嘗試,沒有先例,那么應該創設哪些適宜的環境,通過哪些活動讓孩子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呢?該園三年來,每周六上午的親子活動后,下午園長就組織教師對每班的親子活動予以反思,圍繞如何把握年齡特點、如何把維果茨基關于最近發展區理論轉為實踐、如何有效指導家長,開展教研活動。有自我剖析、他人參與,更有園長點評與提升,使該園教師每次活動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4、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師作為教學的實踐者,其教育案例不僅是對自身教學實踐活動的一種反思,更是引發他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審視和評頭論足,這需要有一定的氛圍和基礎。機關建國幼兒園的青訓班,園長組織教師運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幫助青年教師運用理論分析教育現象,使教師從經驗走向理性。
5、按教師的不同層次進行分層帶教。園長了解每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個人教育潛力,因人而異地進行分層培訓。上中幼兒園建立教師培養目標,把教師的發展分為適應期(3年以內新教師)、成長期(工作3-7年)、成熟期(工作7年以上),通過分層帶教,開展學科研究,教學評比,在教研中以提高教師基本功為抓手,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6、從本園的實際需要出發,選擇教研專題。園長能從本園的實際出發,和教師一起分析教育問題。如東一幼兒園園長根據教師在制訂班計劃中出現的薄弱環節,開展教研與培訓,使教師對計劃的制訂、措施的選擇有新的認識與提高,研有所長、研有所獲。
【研訓一體中園長的角色定位(上)】相關文章:
上一篇:孩子愛比較,父母要引導
下一篇:幼兒園評估與發展選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