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置理由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從食物到玩具,從游戲到顏色,從中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獨有的個性,引導孩子充分表達這份喜愛,會使他們更加快樂。
(二)教育目標
1.知道飯、菜、水果有營養,初步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2.能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讓給小朋友玩,不獨占玩具。
3.能聽懂成人的指令,按指令做事情。
4.喜歡手工游戲,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粘貼、撕紙等技能。
(三)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1 我喜歡的玩具(談話)
準備:
1.事先將教育意圖滲透給家長,征得他們的配合,將幼兒喜愛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
2.有意識的帶領幼兒參觀班上的玩具柜,引導幼兒關注自己喜歡的玩具。
過程:
1.每周請幼兒帶來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游戲時在教師的幫助下介紹自己玩具的名稱、玩法,鼓勵幼兒與同伴互換玩具玩。
2.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教師找機會與幼兒交談。談話內容可圍繞玩具的外形、色彩、玩法等進行,從中發現幼兒語言發展的不同特點,以便采取措施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3.游戲:我把××送回家。
(1)請幼兒從玩具柜中拿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我喜歡××"的短語。
(2)幼兒自由玩一會玩具,聽到信號后(如鈴聲、音樂聲),把玩具放回原處,并大聲說:"我把××送回家啦。"
建議:
1.這樣的活動需持續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目的。
2.為幼兒提供的玩具應具備以下特點:體積大,色彩鮮艷,能活動或能發出聲響。
活動2 猜一猜
準備:
幼兒從家里帶來的玩具及班級的部分玩具。
過程:
1.在幼兒面前放3~5件玩具(依幼兒能力而定),待幼兒依次認識它們以后,用一塊布將他們全部蓋住,問幼兒:布下面有什么玩具?幼兒答對一件,就拿出一件,直至全部說出來,若確實答不出,教師可以掀開布的一角,提示幼兒。
2.同樣采用上面材料與方法,蓋上布以后,教師拿走一件玩具,再掀開布請幼兒猜,哪件玩具不見了。
3.教師用一塊布蓋住一件發響玩具,在布下使其發聲,請幼兒依據聲響進行辨別和判斷,猜出玩具的名稱。
建議:
1.以上活動內容可分為幾次活動來進行,并可依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2.此活動適合小組或個別進行,以便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隨時調整活動的難度。
活動3 紅蘋果
準備:
每人一個紅蘋果,榨汁機一臺,蘋果醬一瓶。
過程:
1.嘗蘋果。
(1)老師很神秘地告訴幼兒:"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吃一種好吃的東西。誰能把小眼睛閉好,好吃的東西就會跑到他的嘴巴里去。"
(2)將一小塊蘋果放入幼兒口中,請幼兒品嘗后說出吃的是什么?
(3)每人一個蘋果,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說一說:圓圓的、紅紅的、甜甜的、香香的。
(4)將蘋果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中,請幼兒觀看榨汁的過程,每人嘗一嘗蘋果水是什么味道。
(5)出現蘋果醬,請幼兒品嘗,猜一猜這么好吃的東西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2.學唱歌曲:蘋果。
(1)教師演唱歌曲。
(2)詢問幼兒歌曲內容。幫助有而理解為什么"小朋友們常常吃,臉兒也像紅蘋果",使幼兒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3)學唱歌曲。
3.做個蘋果娃。
(1)教師為幼兒準備用電光紙或即時制成的眼睛、嘴等,請幼兒在教師的協助下,為蘋果貼上眼睛、嘴等,做成一個可愛的蘋果娃。
(2)欣賞自己和他人做的蘋果娃,初步學習贊賞別人:"你的蘋果娃真好看。"
附歌曲:
活動4 月亮船(兒歌)
準備:
香蕉若干。
過程:
1.幼兒每人一根香蕉,拿在手里聞一聞,搖一搖。教師朗讀兒歌。
2.教師和幼兒一起做動作:摸一摸香蕉,舉起香蕉,讓它像小船一樣晃一晃,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3.大家一起吃香蕉。
建議:
活動可安排在午點前進行。
附兒歌:
月亮船
香蕉香蕉甜--甜,
香蕉香蕉彎--彎,
搖一搖,晃一晃,
多像一只月亮船。
活動5 香香的米飯
準備:
玩具碗,各色小塊皺紋紙,米飯實物(白米、小米、紫米等)。
過程:
1.出示實物米飯,請幼兒說一說都有什么顏色的米。
2.出現玩具碗和皺紋紙,請小朋友說一說,試一試,怎樣用皺紋紙做米飯。
允許幼兒動手嘗試,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如:"能不能讓你的米飯粒再小一些。"如發現有的小朋友的方法很好,如用團的方法,可以讓其做給大家看,鼓勵大家想更多的方法。
3.請小朋友做米飯,并把不同顏色的米飯分別放在不同的碗里。教師指導過程中與幼兒交流,如"你做的是什么飯呀?"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行為。
建議:
此活動可在娃娃家中反復玩。
活動6 吃水果
準備:
切成小塊的幾種常吃的水果,牙簽。
過程:
1.請幼兒隔著蓋布聞一聞,猜猜盤子里的水果是什么?
2.把蓋布打開,看看大家猜得對不對。
3.請幼兒品嘗水果,請幼兒自己用牙簽取水果,說說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
4.告訴幼兒:水果里有許多營養的東西,它能使我們小朋友身體強壯,所以小朋友要多吃水果。
5.吃完水果,收拾餐具。
建議:
1.水果最好選用香蕉、蘋果、桔子、梨等,便于幼兒辨認。
2.此活動可在午點時進行。
活動7 彩色小路
準備:
用彩色紙條做成2條長2~3米,寬15~20厘米的平行線。
過程:
1.教師示范走"小路"的動作:要走在兩條彩條的中間,兩臂可以側舉以保持平衡,眼睛向前看。
2.幼兒走"小路",可以分兩組走以增加練習的密度。
3.根據幼兒練習的情況。調整小路的寬窄,繼續練習。
建議:
為增加游戲的興趣性,可自編一些角色和情節。
活動8 抓泡泡
準備:
肥皂液。
過程:
1.教師吹泡泡,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吹泡泡,請幼兒抓泡泡,鼓勵幼兒大膽用手抓,當泡泡破掉時,可說"呯"!
3.教師變換位置吹泡泡,引導幼兒努力向上跳起抓泡泡。
建議:
教師可以準備球、風車、彩帶等在室外跑來跑去,引導幼兒參與活動。
活動9 小球進洞了
準備:
塑料圈3~4個懸吊在室外(高于幼兒舉臂高度)、小球若干、球箱一個。
過程:
1.小朋友和小球做游戲。教師帶幼兒在室外自由玩球,向上或向前拋出再撿回,激發幼兒玩球興趣。
2.看看誰的小球進洞了。引導幼兒模仿教師將小球投入塑料圈內。
3.把小球送回家。教師帶幼兒將小球撿到球箱內。
4.重復玩1~2次,活動結束。
建議:
本活動可以利用現成的球進行,也可以利用小沙包、紙球、飛鏢等練習投擲。
活動10 你唱我也唱
準備:
紅、黃、藍、綠、黑、白等各色彩色紙。
過程:
1.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彩色紙(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
2.幼兒坐一圈,教師坐中間。
3.師生對唱,幼兒按音樂做動作,音樂結束,小朋友互相檢查對不對,辨認不同顏色,教師不斷變換問話,讓幼兒出示不同顏色的紙。
4.幼兒互換顏色紙,反復玩。
建議:
1.彩色紙可換為彩色布、彩色帽子、彩色積木等。
2.隨年齡增大,還可以擴展概念,如:"誰有圓積木?""誰穿紅裙子?""誰穿藍褲子?"……
附歌曲:
活動11 滑滑梯
準備:
在組織幼兒玩滑滑梯時,教幼兒學說"你不推""我不擠""慢慢上"等短語。
過程:
1.帶幼兒玩滑滑梯,教師與幼兒對話,說幼兒重復聽過的短句"你不推""我不擠""慢慢上""高高興興"等。
2.教師與幼兒圍坐在滑梯下休息,教師唱一遍歌曲。唱完后,問一問幼兒聽到歌里唱了什么,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3.教師帶幼兒說歌詞,發現發音不準的字及時糾正。
4.幼兒隨教師完整學唱歌曲2~3遍。
5.請幼兒繼續玩滑梯,引導幼兒要向歌里唱的那樣不推、不擠,慢慢上。
附歌曲:
滑 滑 梯
活動12 我喜歡的顏色
準備:
各色顏料,玻璃球,紙盒,小勺,白紙,已完成的滾珠畫。
過程:
1.出示滾珠畫,請小朋友猜一猜是用什么畫的?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如幼兒說是用筆畫的,教師可當場用水彩筆在紙上畫一畫,請幼兒看看是不是用筆畫的。鼓勵幼兒猜測各種畫法,沒說出一種辦法就試一試。
2.出示玻璃球,告訴幼兒這些漂亮的畫是用小玻璃球畫的。再請幼兒猜猜,小球是怎樣畫畫的,可根據幼兒說的辦法試一試。教師提示幼兒小球能滾動。
3.根據幼兒的回答情況,由教師或幼兒在教師的協助下演示滾珠畫的做法:在紙盒中放一張圖畫紙,用小勺從顏料中取一個小球放在盒中,雙手端盒隨意晃動。
4.幼兒嘗試:先看看有那些顏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畫。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可與幼兒交談,如:"你用的是什么顏色""你在哪兒見過這種顏色"等。
5.欣賞別人的作品,說一說小球畫的畫像什么?
建議:
此活動可在自選游戲時繼續。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喜歡的】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旋轉樂園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