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美味的零食,總是誘惑著幼小的寶寶。到底該不該給寶寶吃零食?如果寶寶迷上零食又該怎么辦?
問題1:寶寶為何喜歡吃零食?
解析:香甜的零食一定是孩子最愛。但從經驗而言,家里越是管得嚴,孩子對有些“垃圾食品”的癮也就越大。相反,那些家里比較民主且寬松,尤其是親子關系比較好的,孩子反而不會那么留戀零食。經常吃“垃圾食品”,的確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過多的糖分和油脂不僅會導致孩子的體重超標,過多的鹽分還會增加心臟和腎的負荷,影響寶寶健康。其次,碳酸飲料會影響孩子吸收鈣質,導致骨質疏松;很多添加物也都有致癌的危險。當然,孩子是不會懂得這些的,所以每當父母試圖阻攔孩子吃零食,都會遭到他們奮力而頑強的抵抗。
其實,零食和孩子并不是敵人。帶孩子出去玩,游園或爬山,零食是媽媽包中不可缺少的食品。重要的是,要分辨哪些零食是健康的,哪些是“垃圾食品”。當然,孩子偶爾吃幾口非健康食品,父母也不必過于焦慮。因為那一點分量并不足以給孩子帶來危害。如果父母越是處心積慮地不讓孩子接觸,那些東西對孩子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提示:可以在家中準備一些健康零食,定時提供給孩子,從而讓孩子能夠具備分辨并抵制“垃圾食品”里人工添加物味道的能力。父母也應以身作則,自己不吃“垃圾食品”。最無效的方法是父親抽著煙,喝著可樂,嚼著薯條,卻諄諄告誡孩子:“別學我啊!這不是給孩子吃的。”
問題2:寶寶迷戀零食怎么辦?
解析:進食被認為是一種精神慰藉。很多成年人在煩躁或者郁悶的時候,也會從食物中尋求安撫。食品對于孩子來說,精神作用更不容忽視。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和質量比較高,孩子從父母那里得到充足的關懷和支持,他就不需要額外的物質安慰。相反,如果父母忽略孩子,或者不能平等地對待孩子,兒童的心靈受到壓抑,不能從大人那里得到理解和安撫,則會轉向物質。除了玩具之外,最直接的慰藉物就是零食。凡是零食成癮的孩子,多半與父母的關系出了問題。然而,零食的局限性在于,它僅僅能給孩子暫時的心理慰藉和口感的滿足,卻永遠也無法替代父母的真情關注,永遠不能帶來真正的心靈滿足。
提示:不妨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堅持進餐規矩,該吃飯的時候必須坐在餐桌前認真吃飯,不能邊吃邊玩,以及飯前不可吃零食等:向孩子平和地講解“垃圾食品”的害處,不要欺騙孩子,或是編造謊話騙孩子。即使孩子還不理解健康方面的原理,也要用溫和的態度讓他感覺你是替他著想,從而樂意聽從你。對于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每周帶他去超市,允許他/她為自己挑1~2種健康的零食。
健康和非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全麥面包、全麥餅干、鮮牛奶、酸奶、水果、可生吃的蔬菜、各類堅果(杏仁、核桃、花生、松仁、腰果、開心果等)、葡萄干、杏干、奶量高的冰淇淋和蛋糕、原漿果汁、可可脂含量超過50%的黑巧克力。
非健康食品:含有諸多油、鹽、糖、味精、色素、防腐劑、增甜劑等添加物的食品,如糖果、膨化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食品、腌制食品、碳酸飲料、水果味或牛奶味的飲品等。
【如何給寶寶正確吃零食?】相關文章:
上一篇:天氣熱吃什么蔬菜好?
下一篇:“兒童專用”食品多為忽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