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知道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并進一步掌握剪紙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2.重點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兒正確、靈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進幼兒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3.在動手剪紙的活動中,對青蛙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教學準備
范例、剪刀、漿糊、蠟光紙、錄音機和故事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老師說一個謎語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動物?請聽:"水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著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青蛙)對了。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現在我們就扮成可愛的小青蛙,到池塘邊做游戲好不好?(幼兒聽音樂作模仿動作進教室)
2.請幼兒說出青蛙的生活習性和特征。(綠色身體,兩只大眼睛,四條腿,一張大嘴巴,生活在池塘邊,天天捕捉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二、示范講解。
1.教師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訴幼兒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學習對稱紋樣剪紙法。
2.教師按步驟示范講解剪青蛙。
(1)與幼兒共同討論這個剪紙青蛙的特點。(對稱)
(2)提問:對稱圖形應該怎樣折紙。(對邊折)
(3)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紙前,先將青蛙用筆輕輕的勾出來,然后再用剪刀依據輪廓線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與腿部鏤空部位。要重點講解,多次示范。(先整體在部分)。
三、實踐操作。
1.靈活幼兒手指,做手指操。
2.幼兒與老師一起念兒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紙,在劃線,按照輪廓細細剪,剪個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蟲!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選擇圖案剪紙;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注意安全。
4.幼兒剪紙,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聯想。
1.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青蛙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大腦袋,小尾巴,青蛙小時候叫蝌蚪)
2.聽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五、品德教育。
小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我們小朋友要愛護青蛙,保護青蛙。
六、情景游戲。
《歡樂的池塘》幼兒動手用作品在大白紙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媽媽情景圖。
幼兒扮成可愛得小青蛙在歡樂的池塘里嬉戲,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課。
【大班美術活動《學剪青蛙》】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繪畫教案:快樂的貓咪
• 幼兒園大班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
• 中班美術教案:蔬菜總動員
• 幼兒園小班教案《面食館》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蝴蝶》含反思
• 小班美術教案《有趣的蘋果樹》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美術粘貼畫教案《制作蛋殼畫》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漂亮的小房子》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美麗的雪花》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花瓶臉譜》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看橋去
• 小學學校防溺水工作方案(精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