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真情關愛》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幫助他們,在活動中認識殘疾人,了解并體驗殘疾人的不易,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真情關愛》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殘疾人,了解并體驗殘疾人的不易。
2、培養幼兒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幫助他們。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設計意圖:
現代社會生活中,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得到家庭、社會的關愛多,照顧多,而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意識比較淡漠。在我們身邊有一些殘疾人他們身體有缺陷,在生活中人們不理解甚至嘲笑殘疾人,歧視殘疾人,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殘疾人,讓他們從小學會關心、愛護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我設計這次活動就是想通過和幼兒一起關注殘疾人,讓幼兒感受殘疾人失去健康的痛苦,學習和生活的艱難,萌發他們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的感情。
活動準備:
1.游戲教具:沒有鼻子的娃娃,和貼紙鼻子圖片
2、課件《千手觀音》:殘疾人圖片若干。
3. 音樂《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組織游戲《貼鼻子》規則,:教師出示沒有鼻子的娃娃,讓幼兒蒙眼貼鼻子。通過活動提出問題“我們 玩蒙眼
貼鼻子時是什么感受?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卻享受不到這樣的快樂。他們有的看不見鮮花和美景,有的聽不到歌聲與歡笑,有的無法開口說話,有的行走不方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身體有缺陷得人,我們叫他殘疾人。
二、觀看課件和《牽手觀音》
讓幼兒知道有的殘疾是能看出來的,有的殘疾額是看不出來的,如啞巴,腦癱等殘疾人。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如何幫助殘疾人、學習他們的勇敢堅強,知道我們都是健康的人,多多關心別人,尊重殘疾人,謙讓殘疾人。這樣你會在快樂中成長。
三、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請一位幼兒扮盲人走路。
請小朋友說說盲孩子走路的樣子。
小結:是啊!走路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來卻那么難,那么的不容易。
2、游戲 “單手剝糖”
師: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會怎么樣呢?現在我們大家都來當一回斷了手臂的殘疾人,請將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來剝糖。
師:今天有些小朋友為什麼剝不下糖紙呢(原來一只手不好剪)
四、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
提問:殘疾人這么可憐,他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點什么呢?
師: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幫助他們,現在全社會的都在關心幫助殘疾人,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美好的生活。擁有愛你們的老師父母爺爺奶奶,您們真幸福,你們應該感謝身邊的人,應該有一顆感恩心。大家一起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活動反思
1、活動以幼兒的生活為基礎,貼近幼兒,真實而又親切。幼兒在熟悉而又被忽視的事情中喚起了他們應該重視的問題——關心殘疾人,幼兒興趣高漲。 以活動為主線,注重讓幼兒參與和體驗。
2、本節活動注重讓幼兒多感官的參與,關注幼兒的體驗和感受,講求體驗的深度和效果,力求體現活動教學是幼兒的生命的歷程。以引導幼兒學會做人,學會關心他人,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活動中給了幼兒發展的空間,幼兒的活動、活動之后的感悟和體驗的表達給予了幼兒創造和發展的空間。幼兒在用心體驗、真情表白之中,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展。給予了幼兒更多人文的關懷。幼兒在思考、交流、體驗中得到了感情的升華,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小百科:殘疾是人的身體一級的失調。反映損傷給器官功能和個人活動所造成的后果。中國臺灣稱“傷殘”,香港稱“弱能”。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按殘疾的不同程度和影響。
【幼兒園大班教案《真情關愛》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邀請》含反思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書包》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