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課教案《復習三的形成及意義》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較準確地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掌握3以內數的形成,知道其意義,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課《復習三的形成及意義》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掌握3以內數的形成,知道其意義。
2、能較準確地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
3、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準備沒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個,數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筆1支;練習單兩張;一幅體現家庭居室的圖片
重難點分析:
熟練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義
活動過程:
一、聽音計數,鞏固2、3的形成,如:教師敲一下鈴,冰吻幼兒在敲擊下零是2下鈴?知道1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來。
二、看圖計數。培養幼兒按物體取數的能力并理解數的實際意義。觀察圖片上有什么?分別有幾個?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三、幼兒在練習單上進行行練習,能較熟練地按物體取數和按數取物體。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百科:三(拼音:sān)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由三橫組成,每橫都是表數符號。三本義是數目的名稱,是二和四之間的整數,又表示序數第三,由此又引申表示多次或多數。
【幼兒園小班科學課教案《復習三的形成及意義》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