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安排餐點,為幼兒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幫助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引導他們不挑食不偏食”。同時結合武漢市武昌區幼兒園第十六屆教育教學主題年質量月活動主題“幼兒園生活活動的有效組織與指導”,我們開始更加關注幼兒的進餐環節,在進餐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幼兒只吃菜,不吃飯、不喜歡吃飯、不想吃飯等現象,秉承以新教育技術體系設計幼兒園體驗式學習活動的教與學過程,充分運用新媒體支撐教師自主教學和幼兒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由此生成了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形象直觀的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幼兒了解米飯的營養價值,通過欣賞、嘗試制作漂亮的寶寶飯,激發幼兒對米飯的興趣和食欲。
活動目的:
1.對主食米飯產生興趣,愿意吃各種有營養的健康食物。
2.了解米飯有營養,懂得吃好米飯身體好的道理。
3. 嘗試制作漂亮的寶寶飯。
學情分析:
隨著質量月主題“幼兒園生活活動的有效組織與指導”的深入研討,我班幼兒在開展健康飲食系列活動時呈現如下情況:其一,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各個方面的發展,在認識事物方面,已經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對“為什么我們每天要吃飯?不吃行不行?”的問題,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其二,幼兒好奇、喜歡鮮明新奇事物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不拘一格的寶寶飯”勢必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其三,我班幼兒在日常教學中對“米”的生長過程和各種食材有了一定認識,在各項活動中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辯論游戲的經驗,為本次活動奠定了基礎。
活動重點:
了解米飯的營養價值,在欣賞、嘗試制作漂亮的寶寶飯過程中,對主食米飯產生興趣和食欲。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了解米的生長過程,認識各種食材,熟悉辯論的形式,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師:了解米飯的營養價值,對幼兒飲食習慣有所了解。
邀請保健醫生講解米飯的營養價值。
2.物質材料準備:
1)電化教學課件:介紹米飯營養視頻、幼兒不愛吃米飯現象的錄像、制作寶寶飯錄像、欣賞不同寶寶飯ppt。
2)電化教學設備:照相機、電子白板。
3)不同形狀的米飯團若干、各種蔬菜熟食配菜若干、一次性手套、餐盤若干。
3.環境準備:創設寶寶餐廳情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有關“米飯”的話題,觀看視頻引發幼兒思考。
1.錄像中的兩位小朋友吃飯時怎么了?
2.小朋友愛吃米飯嗎?為什么?
3.小小辯論:為什么我們每天要吃飯呢?不吃行不行?
二、了解米飯的營養價值,邀請營養老師結合視頻介紹。
三、激發對米飯的興趣和食欲,嘗試制作漂亮的寶寶飯。
1.討論:有什么辦法讓不愛吃米飯的小朋友也愛吃米飯呢?
2.制作漂亮的寶寶飯
(1)出示貓咪形狀的寶寶飯讓幼兒欣賞。
討論:這飯和平常的飯有什么不一樣?這樣的米飯你們想吃嗎?為什么?小朋友猜猜它是怎么做出來的?
(2)播放制作寶寶飯過程錄像。
交流:食堂伯伯是怎樣做寶寶飯的?
(3)播放視頻PPT幼兒欣賞用米飯做的不同寶寶飯。
(4)幼兒制作寶寶飯。
3.分享交流
(1)用投影展示幼兒現場制作的寶寶飯照片。
(2)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3)大家共同分享漂亮好吃的寶寶飯。
活動延伸:
1.繼續分享漂亮好吃的寶寶飯。
2.在生活區提供不同形狀的米飯團若干、各種蔬菜熟食配菜若干、一次性手套、餐盤若干,鼓勵幼兒制作和課堂上不一樣造型的寶寶飯。
3.在主題墻中展示“幼兒寶寶飯創意設計”。
活動特色:
亮點一,巧妙的運用了小小辯論游戲,鼓勵幼兒在自己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思考爭論的過程中了解吃米飯的重要性;
亮點二,在活動中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邀請了本園的保健營養師,同時結合形象直觀的PPT,讓幼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清晰的認識到米飯對中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
亮點三,在展評幼兒制作寶寶飯的過程中,運用照相機現場將幼兒的作品進行拍照,并用電子白板呈現幼兒制作的寶寶飯照片,讓孩子介紹自己的作品與觀看他人的作品相結合,使評價多元化更具實效性。
【大班健康活動:好吃的米飯】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健康教案:我想嘗一口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