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理念】
通過調查,我發現班內39位幼兒,只有3、4位小朋友是一個人睡的,這對即將升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是非常的不利的,不利于獨立性的培養。為什么這么多孩子都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呢?原因有很多,家長層面:溺愛與不舍。孩子層面:對黑夜的恐懼。而6、7歲的孩子使一個充滿想象的恐懼年齡,對想象中的“妖魔鬼怪”特別害怕。由此可見“怕黑”是孩子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為此,我們設計了這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黑暗,克服對黑暗的恐懼心理,激發幼兒嘗試一個人睡,體驗期待、向往等積極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情境和故事體驗,認識并了解黑夜,知道黑夜并不可怕。
2.能在集體面前自豪地講述自己一個人睡的勇敢經歷,并講述一個人睡的原因。
3.愿意積極地用各種方法克服對黑夜的恐懼,激發嘗試一個人獨睡的勇敢心理。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1.奧爾夫音樂《冬眠的小熊》
2.繪本《吃掉黑暗的怪獸》
3.ppt《黑暗中的美》
4.調查表
5.笑臉粘貼紙、太陽粘貼紙
6.手電筒、熒光棒、發光手環
二、環境準備:
一間黑漆漆的房間
【活動對象】
大班幼兒
【活動過程】
一、團體熱身階段
(一)暖身
1.播放奧爾夫音樂《冬眠的小熊》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神秘的黑暗世界,并和幼兒一起在黑暗中探索。
目的:通過創設情境,親身體驗,激發幼兒大膽探索黑夜、感知黑夜的心理。
2.分享
(1)剛剛在黑暗中你們看見了什么?
(2)在黑黑的屋子里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
(3)你會害怕嗎?
3.慢慢為幼兒打開窗簾等遮蓋物,感受黑暗和白天。
(二)我們的辯論會
1.分組
你喜歡白天還是黑夜?根據幼兒觀點分A隊和B隊。
2.小活動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我喜歡 (白天或黑夜) 因為_____________。
3.分享
幼兒自由發表喜歡黑夜或者白天的觀點,分別說出理由。
4.小結
喜歡白天的孩子們,你們的理由很充分,喜歡黑夜的孩子們,你們也有同伴充分的理由,那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在心里,等聽完故事再來說一說。
二、團體轉換階段
1.觀看繪本《吃掉黑夜的怪獸》。
教師:天黑了,球球睡在床上很害怕,總覺得房間里有什么,在他的房間里,會有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拓展與分享
(1)哪些地方能找到黑暗?
(2)黑暗被吃掉了嗎?不要夜晚好不好?
(3)你還是覺得黑黑的夜是這么可怕嗎?
(4)引發關于黑夜的思考與討論:喜歡黑夜的孩子,說一說喜歡黑夜的理由。
3. 小結
什么事情都有他存在的理由,就像我們人,既需要亮亮的白天,可以讓我們
工作、游戲,出去玩,做很多快樂的事情,但是我們也離不開黑夜,因為黑夜能讓我們舒舒服服的睡覺,所以黑夜和白天都很重要。
4.現場調查
(1)教師:那小朋友們怕黑嗎?是一個人睡的還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睡的?(出示調查表,請幼兒將笑臉貼在相應的地方)
目的:可以直觀地了解幼兒怕黑的情況,使幼兒直面自己的情緒。
5.分享
(1)為什么不敢一個人睡覺呢?
(2)小朋友們在怕什么呢?
小結:害怕是一件很正常、自然的事,不要感到難為情,就連你的爸爸媽媽、老師也都有害怕的事,只要把害怕的事說出來,就能想辦法解決。
6.不怕黑夜的方法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怕黑不是一件讓人難為情的事情。那今天,我們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利用大家的智慧來把我們害怕的問題一個個的解決掉吧。
三、團體工作階段
1.幼兒再次體驗黑暗世界,發現黑暗中的美。
(1)幼兒人手一個手電筒。
(2)在教師的帶領下,第二次來到黑暗世界,找找不一樣的感覺。
(3)第一次來到黑暗世界,有的小朋友都說很害怕,這次帶著手電筒你們還害怕嗎?
2.觀看ppt《黑暗中的美》
(1)在黑夜中,你看到了什么?
(2)心情怎么樣?現在還害怕嗎?
教師小結:在黑黑的晚上,我們找到了我們的動物朋友——貓頭鷹、螢火蟲,還看見了彩色的霓虹燈,一閃一閃的星星都來裝扮黑夜了,原來黑夜是這么的美。
3.小調查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愿意嘗試一個人睡了嗎?
(幼兒將自己的感受貼在第2次調查表中)(貼小太陽)
四、團體結束階段
1.升華:“嗨”夜晚會
情景設置:一起跟隨勇敢的球球參加熱鬧的“嗨”夜晚會吧!幼兒可以利用手電筒、熒光棒、發光手環在黑暗中做游戲。
2.分享
(1)小朋友們喜歡“嗨”夜晚會嗎?晚會好玩嗎?
(2)在黑暗中我們還可以干什么事情呢?
【大班綜合活動:奇妙的黑夜,勇敢的我】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綜合活動教案:我會變
下一篇:大班綜合活動:龜兔賽跑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