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聲音在一日生活中無處不在,對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又奇妙的,為了幫助孩子進一步認識聲音,了解聲音,所以我設計了這個利用聲音振動原理的游戲。《指南》指出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中班幼兒能簡單地感知和發現簡單的物理現象,通過科學游戲讓幼兒初步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利用聲音的振動做游戲。
目標
1. 通過科學游戲初步感受物體的振動與聲音的關系
2. 探索能讓毛根小蛇轉動的方法,引發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3. 能夠用自己的話交流對聲音的發現,初步了解噪音對身體的危害,能夠不大聲喊叫
準備
皮筋、毛根、杯子、剪刀
過程
一、出示皮筋,吸引幼兒興趣
你們現在聽皮筋有沒有說話?那怎樣讓皮筋發出聲音呢?請兩個小朋友試試
二、幼兒交流討論發現
皮筋發出聲音時,發生了什么?你有什么發現
三、教師小結
皮筋振動時會發出聲音,你們可以邊摸著喉嚨邊說話,看看有什么發現?
那我們可以看到物體如果振動會發出聲音。
四、出示材料,引發幼兒思考
1.那我們發出的聲音能讓其他物體動起來嗎?毛根小蛇想要跳舞,請大家試一試,能不能用聲音讓它舞動起來
2.幼兒進行嘗試,體驗聲音振動現象,教師巡回觀察
五、請成功的幼兒交流分享用聲音讓毛根轉動
請你們睜大眼仔細看——這個小朋友能不能不用手直接接觸毛根,但是它還能快樂的跳舞呢?
六、幼兒討論探索毛根轉動更快的方法,再次嘗試探究
你們發現了嗎為什么有些轉的快,有的轉的慢,甚至不動呢?請轉的快的幼兒分享經驗。
七、教師小結方法闡述原理
你發出的聲音越響,振動頻率越快,從而帶動毛根小蛇轉動速度越快;
喉嚨(發聲體)越靠近紙杯,聲音越響
八、感受噪音帶來的不愉快,能夠不大聲喊叫
剛才我把你們操作的聲音錄下來,請你們聽聽,有什么感覺?(不舒服,煩躁)
九、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探索聲音的其他秘密吧
【中班科學教案:會跳舞的蛇】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科學《瓶中吹氣球》教案
下一篇:中班科學活動:軟硬對對碰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