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小班音樂游戲《小魚和大鯊魚》 |
課程分析 |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生性好動,以游戲為生命。”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情節,而且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給了孩子音樂的享受。班上一位幼兒去了海洋公園玩后經常跟好朋友說“海洋公園里有有海豚、海獅,有很多漂亮的小魚,還有大鯊魚……”班上的孩子對于“海底世界”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就想既然他們這么感興趣,于是我就設計了本次的音樂游戲,在這個音樂游戲中,我讓幼兒在欣賞音樂過程中學習分辨樂曲的快慢,在游戲中表現各種神態和體驗游戲。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 |
課程目標 |
1、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身體動作來自由表現各種水草、大石頭的動作。 2、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在音樂活動中探索的快樂。 |
課程準備 |
已熟悉小魚游音樂;小魚、鯊魚的頭飾。布置一個海底場景。 課件《小魚和大鯊魚》 |
課程過程 |
(一)、音樂律動。 1、欣賞活動場景,以去“海洋公園”玩的形式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海洋公園玩,讓我們跟著音樂出發吧! 讓幼兒隨著音樂做律動進入活動室。(活動室布置成海洋公園的情景) 2、引導幼兒討論: (1)、在海洋公園里你發現了什么? (2)、你最喜歡海洋公園里的什么? (二)、欣賞音樂,了解樂曲的節奏和情緒變化。 1、集體完整欣賞音樂,了解樂曲的結構。 (1)、教師以手指數量的變化突出表現——音樂有段落。 (2)、教師以身體動作的重復起點表現——音樂有重復的開頭。 (3)、教師小結:音樂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 2、分段欣賞音樂,了解樂曲的情緒變化。 (1)、欣賞第一段音樂 (2)、欣賞第二段音樂 (3)、欣賞第三段音樂 (三)、播放課件,讓幼兒感知、分辨和表現樂曲,辨別小魚和大鯊魚的音樂,并創編動作。 1、欣賞動畫,談談影片里的角色,進一步感受音樂的基本節奏。 師:故事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情? 2、學習用表情表現神態,并創編小魚和大鯊魚的動作。 (1)、表現高興: 提問:第一段音樂是講誰的?小魚在美麗的海底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心理覺得怎樣?(引導幼兒說出高興,并請個別表情豐富的幼兒示范表演) 小魚是怎樣游泳的?(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練習) 師:我們一起來扮演高興的小魚吧。úシ诺谝欢我魳罚變喊缪菪◆~g高興地在海底里游來游去。) (2)、表現害怕: 師:第二段音樂又是講誰的?大鯊魚是怎樣來的? 大鯊魚來了,你們心理有什么感覺?(害怕) 大鯊魚來了,小魚該怎么辦呢?(躲起來,不讓大鯊魚發現) (四)、完整聽音樂,進行音樂游戲。 幼兒自由選擇頭飾 1、 完整欣賞音樂第一遍,請幼兒扮演小魚,配班老師扮演大鯊魚,鞏固幼兒躲的動作。 2、 欣賞音樂第二遍,請1-2位幼兒扮演大鯊魚,其他幼兒扮演小魚,集體表演。 3、 欣賞音樂第三遍,請2-3位幼兒扮演大鯊魚,其他幼兒扮演小魚,集體表演。 4、 啟發幼兒以這首音樂想出更多的音樂游戲 結束:今天你們在“海洋公園”里玩得開心嗎?我們下一次再來玩吧。犚魳吠藞觯 |
課程反思 |
整節活動以充分體現游戲化精神,活動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學會基本的技能。整個活動中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同時以游戲律動進場消除幼兒活動前的緊張感,使其更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活動中我也沒有過多的講述游戲規則,而是在不斷的游戲中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而逐漸制定游戲規則,并遵守規則。 |
【小班音樂《小魚和大鯊魚》含教案】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