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起床咯》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理解故事,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和畫面,通過觀看演示圖片,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體驗小動物間美好和諧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起床咯》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演示圖片,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
2、理解故事,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和畫面。
3、體驗小動物間美好和諧的情感。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大樹背景、操作圖片(5個鳥窩、5只烏鴉、5只小豬)。
2、體操圈5個、5張小椅子。
3、輕音樂:雨的印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寶寶們每天早上是誰喊你起床的?對你說了些什么?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叫《起床啦》。
二、觀看演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閱讀畫面內容。
師:小朋友看一看,這張圖片上你看到了誰?(小豬)有幾只小豬?(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
師:你還看見誰了?(烏鴉)有幾只烏鴉?(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烏鴉住在哪里?(鳥窩里)樹梢上有幾只鳥窩?(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
師:老師把小朋友看見的圖片連成了一段好聽的話。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兩節。
師:5只小豬還在睡覺,我們請烏鴉把它叫醒吧。(操作圖片:烏鴉從樹上飛下來落在小豬的屁股上,篤篤篤)
師:烏鴉是怎么叫小豬起床的?烏鴉用嘴啄小豬的屁股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導幼兒說出象聲詞“篤”)
師:我們一起來學烏鴉啄小豬的屁股吧。小豬有沒有被烏鴉叫醒
師:小豬還沒有醒過來,烏鴉會對著它的大耳朵說一句什么好聽的話?(幼兒想象后回答)
師:我們一起和烏鴉把小豬叫醒吧。(引導幼兒學說:起床啦,起床啦,太陽曬到屁股啦。)
師: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豬翻個身,醒來了。(操作圖片)
師:小豬翻身起床的時候發出了什么聲音?(引導幼兒學說象聲詞“骨碌”,并與小豬的個數相匹配)
師:小豬醒過來了,會對烏鴉說什么?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
師: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看著圖片再來聽一遍吧。
四、故事表演《起床啦》。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故事里5只有趣的烏鴉和小豬呢?
1、個別表演。
教師出示5個體操圈當鳥窩,請5名幼兒扮演烏鴉、5名幼兒扮演小豬,教師和其余的幼兒講述故事。
2、集體表演。
教師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再次表演故事,并鼓勵烏鴉和小豬大聲地講述故事中的語言。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比較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也比較符合我們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好多孩子都懶床,早上爬不起,被爸爸媽媽叫醒了還要和大人鬧脾氣,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像小豬一樣,愉快的接受別人早上來叫醒你。
活動的第一環節: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提問引入活動,為幼兒創設了輕松愉悅的語言環境,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激情。第二環節,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過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幫助幼兒正確感知5的數量。講述相關的象聲詞,雙面小豬的設計,很形象生動的理解和學習“骨碌”,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情節,解決了活動的重點。第三環節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節,為下一環節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后,根據小班幼兒愛游戲的特點,采用分組扮演角色的方法,將幼兒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幼兒通過邊講述邊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充分滿足了幼兒的自我表現欲望,使活動靜中有動,使幼兒在動中有發展,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個活動下來發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目標的制定上光學習象聲詞,語言方面的要求太低了些,把學習對話也作為一個要求放入目標,會顯得很合理豐富。在象聲詞的練習方面還不夠,應讓孩子多練一練,動一動,學一學,為有趣的表演做準備。
小百科:起床,本意離床下地、起身,喻指病愈。
【幼兒園小班教案《起床咯》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牽牛花》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