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鵝大哥出門》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復述故事,豐富詞匯“樂滋滋,神氣”,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鵝大哥出門》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復述故事,豐富詞匯“樂滋滋,神氣”。
2. 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3.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活動中,我把在游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比較完整的語言復述故事設為難點。
活動準備
在活動中,我把在游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比較完整的語言復述故事設為難點。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導入活動
詩歌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用大家熟悉的《詠鵝》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鵝這個重要的角色。
師:小朋友們,你們剛才背了這首詩,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這首詩歌是說的誰呀?那誰又能說說大白鵝長什么樣子呢?(請個別幼兒說說)說的同時,老師出示圖片(大白鵝)。
師:那誰愿意表演一下鵝大哥走路的樣子呢?其余幼兒跟著學,讓幼兒在看看,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鵝大哥的了解,為下面理解故事做好鋪墊。
教師小結:鵝大哥的特點: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頭上有頂紅色的帽子。鵝走路,總是昂著頭,挺著胸,仰著脖子,一搖一擺,很高傲的樣子(用一個詞形容,神氣)
二.出示課件《鵝大哥出門》,幼兒理解故事
1.讓幼兒猜想
有一只神氣的大白鵝,長得很漂亮,可是后來怎么變成了大黑鵝呢?這是為什么呢?
2.出示課件《鵝大哥出門》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師問:小朋友們,假如我就是鵝大哥,誰可以告訴我,我為什么變成了大黑鵝呢?請幼兒回答,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老師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三.按照故事情節依次出示動物頭飾,老師講述故事(教師操縱角色頭飾,教幼兒學講故事)
老師講完后提問: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見了誰?說了什么?
鵝大哥看見自己的倒影心里怎么樣?它是怎么說的?(理解樂滋滋)
后來我又遇見了誰?說了什么?
我是怎樣變成大黑鵝的?
用形象的頭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跟著老師講述角色的對話,鍛煉幼兒的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四.分角色游戲
讓幼兒戴上頭飾扮演角色,在游戲中學會復述故事,在情景中體驗游戲的樂趣。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語言復述故事的難點。
五.活動延伸
通過這個故事,教育幼兒在現實生活中,不能驕傲自大,不能向大白鵝一樣,在與人交往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與人友好相處。
六.結束部分
讓全體幼兒隨琴聲學大白鵝走路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教學目標合理可行,教學過程層次分明,層層遞進,深入淺出,生動有趣,教富有親和力,感召力。在教學中,我始終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幼兒成為主導者,讓他們自由表演鵝大哥的語言及動作,自由講故事,整個活動讓他們自由主動的參與,我發現這樣子他們學習積極性特高,課堂氣氛熱烈,最后,讓幼兒明白, “做人做事要謙虛,不能太驕傲的道理”。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發揚優點,積極創新,處處體現個人的教學特色。
小百科: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屬于家鵝。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鵝頭大,喙扁闊,前額有肉瘤。
【幼兒園大班教案《鵝大哥出門》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改錯句》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