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凡是一切能讓幼兒主動活動的機會和條件,都可以成為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環境。環境,就像是一位不說話的教師,默默地發揮著它特殊的、潛在的教育作用。
一、環境創設與材料提供,對主題的產生與發展起著重大影響
幼兒通過對環境的觀察和材料的操作,不僅能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更能產生出許多有價值的探索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捕捉這些有價值的點點滴滴,并及時地轉化到環境創設之中,使之在群體中發揚、擴大。
實錄一
有趣的紙
一次區域活動中,小朋友們正在做標記。昊昊(注:系化名,下同)發現水彩筆畫在紙杯上的感覺是滑溜溜的,不管他如何努力在線條上添加顏色,但涂上去的顏色總是淡淡的。杰杰拿了一張鉛畫紙,呵!水彩筆立刻在鉛畫紙上留下了一條深深地痕跡。水彩筆在不同紙張上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使幼兒對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主題“有趣的紙”就產生了。
小朋友們從家里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紙,帶到幼兒園。教師就在墻面上設計了一個“巧巧紙張廠”,為幼兒創設資料展示的空間。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幼兒又有了許多新的發現。
實錄二
信紙
君君:“今天,我帶來了兩張信紙,就是可以在上面寫信的紙。”
圓圓:“咦!一張大,一張小。”
佳佳:“一張信紙白白的,一張信紙是彩色的,還有漂亮的圖案呢!”
君君:“姐姐告訴我,白白的信紙是大人寫信時用的。彩色的信紙是小學生用的。”
原來,信紙也有不同的品種。真有趣。隨著紙張的不斷增多,幼兒對紙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他們已經不滿足聽聽、看看,更喜歡用手會觸摸、去擺弄。于是,教師又為幼兒提供了多種紙張和各種不同的材料如玻璃缸、手電筒、水等,讓幼兒進一步探索。
實錄三
玩紙
豪豪:“我把餐巾紙放在手上揮一揮,餐巾紙就像一面旗子飄呀飄呀。”
帆帆:“我發現,餐巾紙浸在水里,沒到一分鐘就濕了,廣告紙放進水里,要過九分鐘才濕。”
杰杰把薄薄的油面紙放在耳朵邊,用手指來回地揉搓著。他發現紙原來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沁沁把油面紙和餐巾紙放在太陽光底下,紙竟然也像會發光似的,亮亮的。過了一會兒,她又跑到玩具櫥邊,蹲下身子在昏暗的角落里左看右看。這一次,她發現油面紙和餐巾紙一點反應也沒有。
環境的構造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環境與材料不僅能給予幼兒探索的靈感和進行活動的啟示,而且還能促進幼兒探索的深入發展。教師只有認真、細致地觀察幼兒在環境中的反應,傾聽幼兒的想法,不斷更新,才能使主題不斷深入發展。
二、周圍環境的刺激,使幼兒的各種潛能在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
實錄一
壁畫“機器人星球”
幾個男孩子正在走廊上合作畫一幅壁畫“機器人星球”。陽陽在墻面上畫了許多類似太陽的圖案。他說:“這是機器人星球的標志。”潤潤畫了一個觀光機器人,他指著機器人神秘地問:“請你們猜一猜,誰藏在機器人的肚子里?”非非說:“大概是它的孩子吧!”潤潤得意地回答:“這是陽陽。他坐在觀光機器人的身體里面。這個機器人的肚子是透明的,就像觀光電梯一樣。”在小朋友充滿稚趣的筆下,一個個奇形怪狀的機器人栩栩如生地出現在墻面上。
實錄二
小小氣象觀察站
教室的墻面上有一個“小小氣象觀察站”。在這個插入式表格里,幼兒用文字、圖畫和數字記錄著每日的天氣情況。小小氣象觀察站引發了幼兒對氣象的興趣與關注。他們不僅學會了從手機上、報紙上、廣播里了解天氣情況,還在觀察中發現了各種有趣的問題。如:“風從哪里來?”“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為什么有的時候天氣冷,有的時候大氣熱?”等。到了月末,孩子們又有了新的發現:“看!這個月睛天有14天,雨天有6天。”
幼兒的身上蘊藏著無窮的潛能和力量,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分析、統計等能力。當教師注重為幼兒創設豐富的環境,并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來刺激幼兒主動學習時,環境就能成為一把開啟幼兒潛能的金鑰匙,使幼兒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三、幼兒共同參與環境的創設,使教育產生多種效應
實錄一
到哪里去賞菊?
又到了金秋時節。孩子們提出想去看看菊花。“可是,去哪兒好呢?”當教師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就像一粒石子丟入湖中。
文文:“我們去徐家匯廣場吧!上次,媽媽帶我到那里去。我看見廣場前面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菊花。可漂亮啦!”
幾個孩子的臉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平平:“不行,不行。徐家匯廣場那么遠,要乘十幾站才能到呢!”
“啊?”有些孩子聽了搖搖頭。
宗宗:“我知道淮海公園里也有菊花的。奶奶說那里正在辦菊花展。”
佳佳:“對的,對的。我在去學小提琴的路上也看見過的。”
豪豪:“那就去淮海公園吧。乘920空調車,一會兒就到了。”
最后,大家舉手決定去淮海公園賞菊。
幼兒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參與討論,能產生強烈的互動效應,他們不僅分享同伴的生活經驗,而且能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并試圖使各自的經驗在某一問題上達成統一。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是積極與主動的。
實錄二
賞菊、畫菊
來到淮海公園,孩子們立刻被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菊花吸引住了。他們就像一群小鳥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懷抱,用眼睛迫不及待地搜尋著,沁沁說,菊花的花瓣就像媽媽剛吹過的頭發,一卷一卷的;昃昃說,有些菊花的花瓣粗粗的,是朝里面卷起來的,就像一把湯匙;陽陽說,菊花的葉子像小雞的腳,葉子的邊是尖尖的;生生說,這朵菊花像蜂巢,當中的花芯像小園子一樣,旁邊的花瓣又小又多。回到幼兒園后,每個孩子將自己畫的菊花布置在墻面上,活動還在繼續著……
將良好的環境引入到幼兒的教育活動中,通過幼兒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能讓每個幼兒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同時,幼兒給予教師的啟發、啟示,和教師幫助幼兒進行的知識經驗的整合,又使教師與幼兒之間產生積極、良好的互動效應。
【環境 幼兒園的第三位老師】相關文章:
上一篇:對我班多胞胎幼兒的教育探索
下一篇:返回列表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