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語言學習是一個綜合系統,不僅受其發音、聽音器官成熟的制約,受其思維發展的影響,也與其生活經驗、認知結構和社會環境有關。幼兒只有在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在動態的語言環境和內涵豐富的生活內容中,才能處于積極的語言學習和主動的交往狀態,才能創造性地建立語言結構并更好地體驗語言特點。這不僅體現了環境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促進作用,更體現了幼兒自身對環境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們認為幼兒不能僅僅進行純語言的學習,而應在幼兒的生活環境中、在幼兒的經驗系統中、在幼兒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讓幼兒習得語言和發展語言。于是,圍繞幼兒經驗所進行的語言活動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日益體現出它的作用與地位
幼兒經驗類的語言交流活動是一個整合的系統,應從目標定位、內容選擇等方面加以全面審視與考慮,將幼兒的語言教育與其他領域的教育密切結合,并從幼兒的發展需要和幼兒的生活環境要素等來確立目標要求和內容選擇的原則。
一、整合性地確立幼兒語言教育目標
幼兒語言教育以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和其他發展為根本目的,因而必須充分尊重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這意味著制訂目標時要遵循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和需求,要關注幼兒的生活和環境因素,要根據幼兒成長的客觀進程來進行教育。同時要引導幼兒在豐富的生活環境中學習,掌握靈活生動的具有表達、交流與應變色彩的語言。從這個基點出發,我們認為圍繞幼兒經驗所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的總目標是:“讓幼兒在獲得生活經驗的同時獲得語言的感受、理解、表達、運用能力,讓幼兒在獲得語言發展的同時得到情感、認知、思維、個性等其他方面的共同發展。”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充分挖掘幼兒生活、周圍環境、社會信息中可以被利用、概括、拓展的一切教育因素,讓幼兒在充分感受、理解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與環境交互中自然地獲得語言發展。
②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生活經驗及周圍信息,體驗與別人交流情感、交流生活經驗的樂趣,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③在幼兒獲得語言的過程中促進其認知、思維和社會化情感的共同發展。這一總目標充分體現了促進幼兒的認知、情感與態度、能力與技能的各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整合觀點。
二、廣而淺地選擇語言教育內容
圍繞幼兒經驗所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語言的感受、理解、運用和交際的能力。這些能力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感受、理解是為了運用和交際,所以在確定語言教育內容時,不僅要考慮幼兒的感受、理解能力,更要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傳統的語言教育注重從純語言角度確定內容,往往偏離了幼兒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比較多地注重幼兒的語言模仿、記憶,注重幼兒習得語言的結果。事實上,現代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電視和網絡的普及、人們文化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等,都對幼兒產生了潛移默化、不可低估的影響。幼兒生活中有許多可提煉的語言教育因素,為了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又運用于生活,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從以下三個角度將幼兒日常生活、周圍環境和社會信息中大量的素材加以合理組織。
1.選擇幼兒關于自我的認識及日常生活經驗
幼兒自身及日常生活是其親身經歷和熟悉的,他們對此最易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也最易進行理解和表達。教師可以大量選擇幼兒關于自我的認識及日常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組織,從多個角度“廣而淺”地選擇內容,引導、激發幼兒用語言表達情感和意愿。如小班選擇“我的家”、“扮演爸爸、媽媽”、“食物寶寶”、“有趣的聲音”、“我不怕黑”等,中班選擇“能干的手”、“會動的身體”、“有趣的書”、“玩具展覽”、“搬新家”等,大班選擇“營養配餐”、“會說話的手”、“生活中的數字現象”、“錢幣”、“超市購物”等。這些來自于幼兒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內容是幼兒相當熟悉的,通過教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能讓幼兒在回憶相關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綜合處理有關信息,整理、組織成較規范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也可以啟發幼兒對自身及日常司空見慣的現象加以關注、概括和交流。
2.選擇幼兒可以理解的社會信息
由于家庭中各種媒體的普及,成人與幼兒交流的擴大,幼兒已不再生活在一個狹隘和封閉的空間里,社會信息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幼兒的生活并影響著幼兒。幼兒之間會交流申奧見聞,會宣傳交通規則,會討論環境生態,會談論希望工程……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可以選擇幼兒易理解的周圍信息加以組織,引導幼兒積極地關注與討論,為幼兒的語言活動提供素材。如“世界杯足球賽事”、“天氣預報”、“抗洪救災”、“交通規則”、“馬路上的標志”、“動物園游覽圖”、“職業服裝”、“東方書報亭”等。諸如此類的內容都讓幼兒感到生動新奇,幼兒極愿表達、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并常常為之引發熱烈的討論甚至爭論。這類語言活動不僅使幼兒的語言得到發展,也促使幼兒萌發了觀察環境、關注信息的積極性,使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和社會性行為得以提升。
3.選擇幼兒可以接受的科技發展信息
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幼兒有機會感受或了解到許多科技信息。他們不再僅僅只關注小白兔、公共汽車,而更多的對新的科技現象產生極大的興趣,進而積極地去了解、去探究、去尋找奧秘。綜合組織幼兒可感受的、可理解的科技發展信息,深入淺出地予以引導,可以為幼兒的語言發展及其他發展服務。如“電話”、“特殊電話號碼”、“軌道交通”、“橋”、“家用電器”等語言教育內容有較大的信息量,不僅使幼兒的語言表述、運用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對幼兒思維的加工、概括起了積極的作用,幼兒的語言和思維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得到整合和有效發展。
上述三個角度,既有視角的變化,也有層次的變化,從第一角度到第三角度成為三個臺階,對語言教育水平有逐步提升的作用。同時,語言和思維訓練的交叉,也促進了幼兒思維能力的提高。總之,教師應多角度挖掘、選擇內容信息,拓展幼兒語言教育內容的涵蓋面,同時也應重視把握3~6歲幼兒的心理認知特點,教育內容宜淺不宜深,“廣而淺”地確定語言教育內容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有效原則。
幼兒生活是幼兒認知和語言的源泉。關注幼兒的經驗,關注幼兒的認知水平,幼兒的語言教育將注入新的意義,幼兒在獲得語言發展的同時必然獲得認知、思維、情感、人格等各方面和諧、整體的發展。
【圍繞幼兒已有經驗組織語言教育活動】相關文章:
上一篇:淺談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
下一篇:幼兒語言藝術活動的教材選編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