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理解詩歌內容,了解祖國就是我們的“家”的含義。
2、學習仿編詩歌,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有關詩歌內容的圖卡(藍天、白云、樹林、小鳥、小河、魚兒等)。
2、小圖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出示:白云、小魚、小鳥、魚兒、種子圖)
2、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們知道小客人們的家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議論)
3、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來聽聽,老師這里有首好聽的詩歌。
二、感知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提問: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中說了什么?
2、操作PPT,幼兒邊看邊學習朗誦詩歌。
(1)提問:藍天是誰的家?樹林是誰的家?……(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的內容操作PPT相應畫面)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
重點理解“為什么說我們是花朵?為什么說祖國是我們的家”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我們的祖國叫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一起生活在中國這個共同的家,所以說……)
小朋友可以和老師一起。
(2)集體完整朗誦詩歌一遍。
鼓勵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加深幼兒對詩歌的掌握。
(3)分角色朗誦詩歌。
(4)請個別幼兒朗誦。
三、結合PPT,學習在詩歌原有模式上進行仿編。
1、師:藍天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呀?
(幼:太陽、星星……提醒幼兒用詩歌中的話來告訴大家,說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
2、依次類推仿編詩歌。
3、師幼有感情地朗誦新編的詩歌。
四、游戲:送它們回家。
師:請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圖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里?用圖片仿編一句詩歌,再把它送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