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1.初步學習仿編散文,并通過說說、畫畫、敲敲等表達自己的發現。
2.體驗仿編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1.課前準備:熟悉散文2.雨傘、塑料盆、鐵桶若干,沙錘、碰鈴、三角鐵、園舞板若干。
3.粉紅、綠、黃色彩紙若干、繪畫材料人手一份。
三、指導要點1. 活動重點:仿編散文并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表達。
2.活動難點:根據雨滴"唱歌"句式進行仿編3.指導要點:多欣賞散文中雨滴"唱歌"的四句,了解其寫作結構,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四、活動過程1.隨配音散文自然地、有感情地朗讀。
2欣賞雨滴唱歌的四個句子。
(1)教師帶領幼兒念一念。
(2)體會和討論四個句句有什么特點。(教師幫助幼兒歸納)教師小結:這四句讀起來有節奏、押韻,每一句前面都有象聲詞,"那是小雨"在每一句中都有重復。
(3)引導幼兒熟悉它的句式。
×,×,×,那是小雨跟誰在干什么。
2.仿編詩歌。
(1)提問:
小雨還會落在哪里呢?會發出什么聲音?它在干什么呢?
引導幼兒進行聯想講述:小雨落在馬路上,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小雨落在池塘里,會發出叮叮叮的聲音等)(2)引導幼兒仿編。如:"咚,咚,咚,那是小雨在馬路上打鼓"" 叮叮叮,那是小雨在和小雨玩游戲""嘻,嘻,嘻,那是小雨在舔小朋友的腳丫"等。(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即興畫圖譜表示出來,引發孩子創編興趣。)3、分組畫畫、說說(1)雨滴會落在哪呢?請幼兒把有關小雨的景物畫出來。
播放舒緩的音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傾聽幼兒的作畫意圖。
(2)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自由說一說(3)各組推選代表在集體面前說一說自己仿編的散文。
(4)欣賞散文中的四句,發現自己仿編散文的不足,看看我們的散文哪些可以編得更好些,誰發現仿編的散文哪些地方可以修改。
(5)師幼共同補充、修飾、美化仿編的散文(6)配樂完整欣賞仿編的散文,并加入幼兒的內容。
老師把小朋友聽過的雨聲編進這首散文詩里,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來欣賞吧!
3.尋找生活中的小雨樂器(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敲一敲可以發出像小雨一樣的聲音?
(2)出示(搖沙錘、雨傘、塑料盆、鐵桶等)教師:聽!誰來學學這個聲音!好象小雨落在了哪里?(引導幼兒找到匹配的樂器,并進行演奏)4.結束--小雨音樂會幼兒分四組進行演奏(分別拿著:沙錘、碰鈴、三角鐵、圓舞板)教師小結: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都可以當小樂器,發出像小雨一樣的聲音, 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小雨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動聽的歌呀!
五、評價要素能否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仿編,積極投入地參與到說說、畫畫、敲敲等活動中。
六、活動建議1.把自己的在課堂中的繪畫,仿編的詩歌與同伴交流。
2.情景繪畫:聽雨。教師為小朋友們提供畫紙和彩筆,請幼兒畫出自己聽到、看到和感受到的下雨的情景,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3.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大自然的聲,并在區域活動中, 投放各種樂器道具,讓幼兒自由敲打出各種聲音的音效。
【幼兒園大班仿編:《聽雨》(二)】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散文欣賞:聽雨(一)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