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課教案《讓空氣更干凈》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科學課《讓空氣更干凈》含反思教案吧。
目的:
1、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2、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準備:
1、棉花、香煙、瓶子。
2、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
3、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源的錄象片。
過程:
一、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像,想一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像片,請幼兒觀看。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鏡頭二: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鏡頭三:工廠煙囪飄出的黑煙;鏡頭四: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鏡頭五: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會有什么危害?
二、感知不潔空氣對人體的危害
1、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團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2、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播放自制電腦教學軟件《人體上半身內部器官透視圖》,重點突出呼吸道,顯示空氣體內的循環現象及其過程。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空氣在人體內的"流動"過程,請你們想一想如果人吸進含有尼古丁的空氣,會有什么影響?
4、向幼兒展示實驗結果--瓶子一部分棉花被熏黃了,請幼兒聞一聞瓶子里的氣味,說說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顯示人體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后呼吸器官受損的情況。顯示方法是設置一道黑色氣流進入呼吸道,把整個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人體危害很大。
三、學須知"環保小衛士"
1、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為,讓空氣變得更潔凈。
2、幼兒操作鼠標,在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上找出污染空氣的行為。如果選擇正確,背景天空會變成淺藍色,并出現紅色"★"圖案;如果選擇錯誤,則背景仍為灰色,并出現"×"圖案。
3、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減少空氣污染,保護身體健康。(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生活區焚燒垃圾等。)活動延伸:留意觀察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哪些污染空氣的事,并能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小百科:空氣(Air,kōng qì),我們每天都呼吸著的"生命氣體",它分層覆蓋在地球表面,透明且無色無味,它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對人類的生存和生產有重要影響。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教案《讓空氣更干凈》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