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nèi)容,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利用螞蟻、木球、穿山甲來對付大象的。
2.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初步學習用不同的語氣、表情來對話,學詞:氣喘吁吁、滿身大汗。
3、教育幼兒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本領也不要驕傲。
二、活動準備故事課件、頭飾三、活動過程1、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猜個謎語:“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比手還能干”。哦!是大象。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它的故事。
——聽故事第一段。
提問:這只大象怎么走路的?全體幼兒在位置上學一學。
大鼻子怎樣甩?全體幼兒在位置上學一學。
這只大象真神氣,森林里的動物見了它,都怎么想的呢?
大象好厲害啊!
2.幼兒看課件分段討論。
有一天,森林里來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看第二段,學習有表情、用不同的語氣對話提問:森林里來的奇怪的隊伍里有誰呢?
大象甕聲甕氣的說了什么?(這是些什么玩意兒?)(好像有點瞧不起的樣子喲)幼兒學一學烏龜是怎么回答的?(誒!尊敬的大象,我叫烏龜。聽說您力大無比,能把什么東西都踩死、什么東西都卷起來)幼兒學一學聽了烏龜?shù)脑?大象可得意了,又是怎么回答的?(嗬!我的厲害誰不知道呢?)幼兒學一學“得意”的口氣烏龜相信嗎?烏龜又怎么說的?(可我不太相信,我想親眼看看您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聽了烏龜?shù)脑?大象怎樣了:(發(fā)火了)——嗯!你竟敢這樣說話幼兒學學“生氣”的語氣烏龜說了什么?(尊敬的大象,如果你能夠抓住螞蟻,卷起木球,踩死穿山甲,那我就佩服您)大象都沒有聽完烏龜?shù)脑捑徒衅饋?mdash;—來嘗嘗我的厲害吧!
老師扮演烏龜,小朋友扮演大象,學一學對話。
(角色互換學一學)。
——看第三段小螞蟻要和大象比賽了,結(jié)果會怎樣呢?我們來看一看。(看課件)提問:小螞蟻和大象比賽,誰贏啦?
小小的螞蟻為什么贏了大大的大象?
(幼兒充分發(fā)言后,學一學“大象”癢癢話)小螞蟻厲害吧!我們一起為小螞蟻鼓鼓掌。
——看第四段還有誰要和大象比賽?幼兒猜一猜(木球)木球和大象,誰會贏呢?小朋友猜一猜。
大象可自信啦!它的鼻子連大樹都能卷得起來,我們來看看吧!(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開始的時候,大象對卷起木球有自信嗎?
那大象為什么就卷不起木球呢?(請小朋友在座位上表演滾、追的動作)到后來,大象累得怎樣了?學詞: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第二次,大象又怎么樣了?
——看第五段還要跟誰比?
已經(jīng)比了兩次了啦!大象都輸了,好丟臉喲!這一次,大象可不能再輸啦!(看無聲課件)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大象又輸了,烏龜說了一句什么意味深長的話?(你要記住,你和大家一樣,有長處也有短處,以后可別再驕傲了)3、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大象和螞蟻、木球、穿山甲比賽,怎么都輸了呢?原因在哪兒?
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大象說什么?
大象聽了小朋友對它說的話,以后肯定會改正的。
4、整體欣賞故事。
今天小朋友聽的故事的名字就叫《烏龜和大象》,大象很強大,可它太驕傲,看不到別人身上的長處。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現(xiàn)在,我們把故事連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小朋友邊聽邊跟著說一說。
反思:
《烏龜和大象》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大象覺得自己本領大,有點瞧不起別人,但烏龜動腦筋想辦法,利用螞蟻、木球、穿山甲戰(zhàn)勝了大象。該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寓義深刻,對幼兒來說,從小進行此啟蒙教育將對他們一生有益。另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語言形象生動,開放性的問題的討論都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我選擇了該教材開展了語言活動。現(xiàn)對該活動進行全面的反思,促進自己不斷進步。
1、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上,第一段我著重讓孩子學習烏龜和大象之間的對話,學習用“得意”、“生氣”等不同的語氣和表情進行說話。由于這個故事比較長,在螞蟻、木球和穿山甲和大象進行比賽的第二環(huán)節(jié)上,我沒有設計瑣碎的提問,而是由目的地設計一些總的問題,讓幼兒有表達的愿望,又有自己的思考。如:孩子看完螞蟻和大象比賽后,我設計的提問是:“小小的螞蟻為什么贏了大大的大象?”在木球和大象比賽時,我先讓孩子們猜一猜,它們誰會贏?看完后,我問:“那大象為什么就卷不起木球呢?”在穿山甲和大象比賽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看無聲的課件,讓幼兒學會通過自己的觀察,用完整的語句來表述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2、在活動中,我努力通過多種途徑把孩子帶入活動的情境,在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態(tài)上努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幼兒,讓他們能始終處于積極參與的狀態(tài),我還依據(jù)幼兒的特點,開展了表演活動。例如:大象卷不起木球時,“圓溜溜的木球滾呀滾,笨乎乎的大象追呀追,圓溜溜的木球滾呀滾,笨乎乎的大象追呀追,直至大象累得氣喘吁吁,滿身大汗”,通過表演,木球的圓、大象的笨表露無疑。
在整個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氛圍,有趣的情節(jié)表演、讓幼兒在快樂的情境中敢說說,樂說并會說,進一步提高了幼兒語言講述的興趣和講述的能力,提高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
3、這個故事一個很好的亮點是烏龜在面對強大的大象時,動腦筋、想辦法,機智地利用螞蟻、木球、穿山甲來與大象進行比賽,在大象輸了三場比賽后,意味深長地對大象說:“要記住,你和大家一樣,有長處也有短處,以后可別再驕傲了”這樣的話。對這樣一個理念,我也作為本活動的重點,在傾聽了故事之后,我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幼兒討論:“大象和螞蟻、木球、穿山甲比賽,怎么都輸了呢?原因在哪兒?”“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大象說什么?”“那我們小朋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該怎么做?”,這些問題有的和故事結(jié)合緊密,有的走進了現(xiàn)實的生活,和幼兒自身結(jié)合在一起,幼兒在故事的熏陶下,在集體的交流討論中,初步明白在生活中自己有了本領也不能驕傲,做人要謙虛的道理,我想這樣的思想觀念對孩子們來說一定會是終身受益的。
當然,有收獲的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教學上的很多不足,例如,在活動設計中,有的問題的設計開放性不夠;有的時候我害怕孩子們們不會,會搶著幫助他們完成。今后,我將不斷努力,在教學設計教學調(diào)控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讓自己的課堂真正成為我和孩子們綻放生活活力的場所。
附故事:烏龜和大象有只大象走起路來吭吭的,大鼻子“塔塔塔塔”的甩。森林里的動物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以為他的腳可以把什么動物都踩死,它的鼻子可以把什么東西都卷起來、扔出去。
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支奇怪的隊伍:烏龜、螞蟻、穿山甲,還有一只呆頭呆腦的大木球。大象甕聲甕氣的說:“這是些什么玩意兒?”“誒!尊敬的大象,我叫烏龜。聽說您力大無比,能把什么東西都踩死、什么東西都卷起來”。大象得意的“啪啪啪啪”地甩動兩下鼻子說:“嗬!我的厲害誰不知道呢?”烏龜又說:“可我不太相信,我想親眼看看您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大象發(fā)火了:“嗯!你竟敢這樣說話。”烏龜把螞蟻、穿山甲、木球都叫到面前來說:“尊敬的大象,如果你能夠抓住螞蟻,卷起木球,踩死穿山甲,那我就佩服您”。大象還沒有聽完烏龜?shù)脑捑徒衅饋碚f:“來嘗嘗我的厲害吧!”
烏龜先請小螞蟻來和大象比。小螞蟻小得幾乎看不見,大象大的能遮住半邊天。大象用鼻子去抓小螞蟻,沒想到怎么也抓不住,大象氣得不得了,拼命的想把螞蟻埋到土里去,可是一轉(zhuǎn)眼小螞蟻又找不到了。忽然大象“阿嚏”打了個噴嚏,大象又甩鼻子又跺腳的叫了起來:“哎喲哎喲,癢死我了,哎喲,哎喲,小螞蟻鉆進我的鼻子里啦!”烏龜笑著說:“如果你服輸了,我就叫他出來”。大象癢的眼淚都淌出來了:“我輸我輸!”這一次,大象輸了。
烏龜又叫出木球?qū)Υ笙笳f:“只要你能夠把它卷起來,就算您贏。”大象哼的一聲說:“嗯!大樹我都能卷的起來,還用說這個圓家伙!”大象“啪啪啪啪”甩鼻子,用足了力氣對著木球一伸鼻子就卷。誒!奇怪了,這個圓家伙怎么一碰就滾呢?這樣圓溜溜的木球滾呀滾,笨乎乎的大象追呀追,滾過來追過去,大象累的氣喘吁吁,滿身大汗,木球還是卷不起來。第二次大象又輸了。
“大象,現(xiàn)在是最后一次了,您不是能把老虎踩死嗎?您能不能把穿山甲踩死呢”?穿山甲一聲不吭的趴在地上,大象不等烏龜說開始,抬起像柱子一樣的腿,對著穿山甲一腳踩下去。靈活的穿山甲一下子躥到了大象的身后,大象剛轉(zhuǎn)過身,穿山甲又鉆到石頭縫里去了,大象氣得拼命踢,想把石頭踢開,腿都踢酸了。只聽見烏龜哈哈哈大笑了起來,他回頭一看,穿山甲已經(jīng)坐在烏龜?shù)纳磉吜恕4笙蟠诡^喪氣,只好認輸。
烏龜說:“你要記住,你和大家一樣,有長處也有短處,以后可別再驕傲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故事《烏龜和大象》】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吉吉和磨磨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