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1875(2009)21-067-01 幼
兒歌唱教育與學前兒童身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成功的歌唱教學對幼兒的身體、語言、認知、個性、社會性等方面都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唱歌又是唯一能發出帶有語言的
音樂藝術形式,是人類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各種復雜感情的有力手段,也是幼兒表達自己感情的一種途徑,教幼兒唱好歌的主要目的是使孩子們在歌唱活動中得到身心健康的發展,能有良好的歌唱習慣,掌握簡單的表達感情的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往往感到唱歌不好教的困惑,因此筆者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和時間,認為教師要在歌唱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幼兒的唱歌興趣和情感開展教學,讓幼兒在歌唱在中充滿興趣、充滿情感從而達到孩子歌唱的教學目的。
一、以多種形式的范唱激發幼兒學唱興趣
歌唱作品的內容,主要是通過
音樂形象來反映,而不是直接可見的實體。因此,在歌唱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完美的范唱,使幼兒有一個模仿的榜樣,激發出幼
兒歌唱的興趣。因此需要教師深入透徹的分析教材,把握歌曲的基本情感,使自己的范唱具有感染力,引發幼兒學唱的興趣。
第一無
伴奏范唱,例如河北民歌《小白菜》無
伴奏范唱容易和幼兒產生情感交流,也有助于幼兒聽清歌詞,在歌唱中可采用與孩子目光接觸、手勢、肢體擁抱等交流方式,加強與幼兒互動激發幼兒歌唱興趣;
第二有伴奏范唱,可進一步增加教師的范唱的感染力,使幼兒在音樂與歌聲的烘托中理解歌曲情感,進而產生歌唱的興趣;
第三利用簡單的道具范唱,《紅彩妹妹》使幼兒在用聽覺感知的同時運用視覺感知理解歌曲內容。第四:在游戲場景中的歌唱,有些歌曲與游戲場景非常貼切,在游戲唱出這些歌,使幼兒更有趣:例如《蕩秋千》等。
二、以多種方法調動幼兒有感情的的歌唱
幼兒能夠有感情的歌唱,使建立在對歌曲內容的理解之上,大凡中外優秀歌曲都因其有強烈的情感性而流傳,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現對二小的熱愛和贊頌,歌唱中又有點淡淡的憂傷,《春天來了》表現春天的快樂、美好而不失其悠揚;《紅彩妹妹》表現了歡快和喜愛的情感,《我是小海軍》則表現了小海軍的勇敢和堅定,而孩子歌唱時能否表現出這樣的情感也是幼兒是否受到歌曲情感陶冶的一個指標,因而能否有感情的歌唱是歌唱教學達到目的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就要求在開展歌唱教學中緊緊圍繞“情”開展教學,使唱歌教學達到其應有的教育性。我們在唱歌教學中圍繞唱歌教學做了以下嘗試:
第一,以言講情。教師以生動精煉的語言描述歌曲的內容啟發幼兒了解基本情感。例如:在教唱《小白菜》時,教師講到:“在一個寒風呼嘯的日子里,一個被凍得發抖的小姑娘站在荒地的一座墳前哭喊著媽媽呀-----媽媽呀--,幼兒聽后很快引起了與歌曲中人物小白菜在情感上的共鳴。在加以多種形式的教唱,幼兒很好的把握了歌曲的情感。
第二,以畫表情。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為了彌補音樂形象的不具體,在歌唱教學中可根據歌曲內容作畫來表達歌曲內容,使幼兒對歌曲形成視覺形象。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這支歌講述了王二小為了老百姓而悲壯犧牲的事跡,但離幼兒生活距離很遠。我就做了二小魚日本鬼子周旋斗爭的并犧牲的畫,再輔以語言講述,孩子很快進入了情緒,演唱達到了聲情并茂。
第三,以景染情。根據不同的歌曲內容,就地取材,為幼兒創造貼切的歌唱環境,營造出與音樂作品內容相匹配的音樂氛圍,使幼兒在感受、喜歡音樂作品時,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在演唱《買花姑娘》這支歌時,我請幼兒自己很快的三三兩兩站在一起,組成大小“街道”,請一名幼兒扮演買花姑娘,凄慘的叫賣,感染幼兒,幼兒的演唱烘托著意境,情景又激發幼兒的歌唱情感,使幼兒演唱達到了情境交融的境界。
第四,以情激情。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幼兒的心理同時具有易感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歌唱教學中,教師以富有感染力的演唱,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使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聲都具有感染力,激發幼兒的演唱,使幼兒的歌唱達到聲情并茂。
三、依據幼兒年齡特點,把握好歌唱教學原則
1、恰當選材的原則
歌唱教學活動,教材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因此,在實驗前,必須深入了解幼兒已知的經驗,興趣所在。因此應根據幼兒原有的音樂感受水平和理解水平,興趣所在進行選材。
2、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機會的原則
我們知道幼兒有三層九種基本需要:其中第三層尊敬(認可)---社會性交往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幼兒高層次的需要,在教學中要注意賦于每個幼兒不同的角色、不同任務、并使幼兒體驗合作的責任感、自豪感并因此獲得滿足需要的快樂。
3、歌唱教育活動化原則
由于幼兒骨骼肌肉和神經發育的特點,幼兒在生理上要求不斷的變換活動。好動是幼兒的特點,長時間不動或保持同一動作只會使幼兒感到疲勞和厭倦。因此在歌唱活動中盡量讓孩子有動的機會。例:歌唱時,一會圍著老師歌唱,一會三三兩兩找朋友結伴唱,幼兒在活動中學習歌唱、感受歌唱、表現歌唱,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調整到最佳水平,使幼兒機體感到舒適和愉快,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
4、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原則
在歌唱教學中教師即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建立平等、公開、和諧的師生關系,即保持了教師的號召力,又使幼兒感到教師和藹可親,將會很有效的增強歌唱教學的有效性。
5、適時獎勵的原則
適當的精神獎勵,可使幼兒獲得被承認的自豪感,滿足了幼兒被認可的需要。因此在歌唱活動中可適當發放小五星等小獎品,以幫助幼兒建立自信。
歌唱是生命中的陽光,歌唱教學是教育幼兒的有力手段,作為幼教工作者搞好歌唱教學是我們的看家本領。
【幼兒園唱歌教學的組織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室空間改造的再認識
• 傳承中華文化,推行幼兒園開展節日文化教育
• 幼兒園中班班級管理心得
• 促進小班幼兒盡早適應幼兒園生活
• 淺談城鄉幼兒園教育發展的差異
•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早期閱讀
• 如何做好幼兒園趣味建構游戲教學
• 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全面實施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即興彈唱教學策略
• 幼教專業舞蹈課程一體化教學研究
• 做善于思考的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寶寶“談婚論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