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行農村鄉鎮幼兒園受體制和條件的制約,教師隊伍存在參差不齊、各具特色的現狀。因此,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是農村幼兒園教育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索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策略
一、建立機制,形成良好的成長氛圍
勒溫(L•Lewin)提出的團體中相互作用行為的十二大類別,“團結”首當其中。據此,我們以“團結”為核心標準,提出了“團結、創新、奉獻”的六字園風,切實開展相關系列活動,在校園中形成人人參與的研討氛圍。一方面,在園內建立教研活動輪值制。教研活動由教師輪流主持,為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教研活動搭建平臺。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有內容有課題專項研討、話題熱點研討、年級組交流研討等,促進教師的理念和行為發生交流與碰撞,形成良好的研討學習氛圍。
二、因人而異,制定適宜的成長目標
在良好的成長氛圍里,由教師根據自身的素質和特點,制定出自我成長方案報園長室。園長室本著“跳一跳夠得著”的原則,進行適度的調整,并在教師大會上進行相互交流。經過這樣幾個程序,教師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長處和不足,明確今后的成長目標,并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看到他人的優勢和發展,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園長室從微觀上,把握每一位教師的發展目標,并有效促進其努力實現。同時,善于發現和注重個體間的差異,使之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抓住每位教師的最近發展區,適時適度進行分層管理,努力提升教師專業技能。就教師的寫作技能而言:“精英型”教師要求寫出教育教學論文;“經驗型”教師要求將所得經驗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形成經驗總結;“精良型”教師則側重于培養其善于發現工作中的閃亮點的能力,要求記錄“金點子”,形成教育隨筆。園長室定期收集稿件,并進行組合分類、交流討論,向雜志社。教師在與他人討論自己的文章時,體驗了成功,同時也接受了更多的新的信息和觀念。再如:在集體教育活動要求上,我們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提出相應的要求:“精英型”教師要上出“精品課”;“經驗型”教師要上出“新課”;“精良型”教師要上出“優課”。
三、合理分工,形成最優化的組合
在人員分工時,我們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師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工和組合。把握“配班教師互補、年級組內各類人員齊全”的原則,一般是“經驗型”和“精良型”的教師共同配班,由“精英型”教師任年級組長,負責帶領年級組成員對本年級教育目標的制定、主題活動的選擇、教育資源的利用、成員的分工等問題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及時做出總結。在進行教育活動分工時,我們由本班兩位教師根據相互的特長和興趣愛好來商量決定,只需報園長室備案。這樣,有利于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更能充分挖掘教師的內在潛力,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團體,真正發揮1+1>2的功效。四、開展活動,促進專業素養的提升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有效促進不同類型的教師的專業成長。
1.開展沙龍活動
每一次的沙龍活動都圍繞著一個中心課題,讓教師以此課題貫穿始終,教師以自身實踐為基礎,帶著實踐中的經驗、問題與困惑,提出話題。在沙龍活動中,教師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通過觀念與觀念、行為與行為、觀念與行為等相互交織,將問題、話題不斷深入,從而達成共識,以便讓各種類型的教師都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理論的內涵,并能付之實踐。如:“教師適應性行為與不適應性行為”、“農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課程的實施”、“從孩子中發現……”等。
2.組織實踐活動
為了讓教師能很好地理解教育理念,并在教育過程中恰當、有效地發揮,我們開展實踐觀摩活動。將評價式觀摩變成研討式觀摩,讓教師把評價過程作為一個學習的過程,在實施中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再反復實施、檢驗,形成“實踐—討論—評析—再實踐—再討論—再評析”的循環模式,從而解決問題,通過“你評價—我學習—帶大家”的學習模式,達到以評促進、以評促學的功效。實踐證明:教師間的實踐交流討論,將教師習得的理論得以踐行與驗證,進而使教師間相互強化和鞏固在先進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行為。
3.崗位練兵活動
(1)開展各類競賽活動。如:各種類型教師分層上課評課、半日活動設計、教師基本功競賽、觀察記錄評比、學習故事分享等。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有效地促進各類教師的專業成長。(2)開展每日反思活動。要求教師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注重觀察幼兒的行為,從幼兒的行為背后分析其發展狀況,根據幼兒心理特質、年齡特點、個體差異等因素,適時調整教育計劃,改進教育行為和策略。每日及時撰寫觀察記錄與行為反思,最終達成師幼共同成長的目標。總之,教育在不斷地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的提升問題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只靠短期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持久性和發展性的把握,農村幼兒園更應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適度發展,切不可拔苗助長。
作者:戴小紅 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大公鎮中心幼兒園
【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策略分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路徑探討
下一篇: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策略探討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