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與家庭合作共育,不僅是我國學前教育依法治教的需要,而且也是發揮學前教育的整體功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需要,此外還能推動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的國際化進程。筆者從地域及觀念方面分析所處城市中幼兒園家長工作問題,希望能引發讀者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 幼兒園;家長工作; 差異
中圖分類號:G61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0289-01
1地域的差異
處于郊區的長安區,有其獨特的家長人群。而家長人群的職業、學歷結構決定了對于家園合作問題的認識是否合理。從數據中能夠看出,家長的主要職業集中在農民和個體經營者上,80%左右的家長未接受過高等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長對于家園合作乃至幼兒教育的正確理解。雖然幼兒園依據《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了家園共育的要求,開展豐富的家園共育的活動,但家長們對于此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表面,被動參與成為了家長無奈的選擇,致使幼兒園設立的機構形同虛設,開展的活動草草收場,教師的積極性屢屢受創,家園合作永遠成為家長和教師們的海市蜃樓。而且,我們國家對于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對于家長參與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也沒有明確化。
與此同時,阻礙長安區家園共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經費的問題。這幾年,政府雖對幼兒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是幼兒教育的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的比例還是非常低,再加上現在社會上幼兒園的辦園形式多種多樣,如私營幼兒園、企業辦園、事業辦園等等,辦園資金來源也都不同,有自負盈虧,有財政撥款,部門撥款等等。受資金的限制,有的幼兒園連生存問題都受到影響,更別說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了。從長安區的整體情況來看,大多數幼兒園屬于私立幼兒園,辦園性質決定了幼兒園的目標就是使利益最大化,如此的經營目的使得管理者不得不節約成本,節省開支,經費的不足使更多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家園共育活動夭折,難以開展。
2觀念的差異
觀念是指人們在頭腦中對于客觀事物的反映,幼兒教師與家長因為所處的角色不同,因此他們的教育觀念也存在著差異。
2.1教育觀的差異
眾所周知,教師和家長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標,互相理解和認同對方的觀念與行為,才能產生積極的互動。調查結果顯示,92%的教師認為自己與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訪談中,教師也談到"家長對幼兒園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兒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得不到家長的正確理解"。他們認為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部分家長重知識學習,輕習慣培養,不切實際地要求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的課程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棄原則,迎合家長。很顯然,這兩種選擇都是消極的。正確的做法是積極面對觀念上的差異,把對家長的教育指導列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盡管當前大多數幼兒園都開辦了家長學校,但活動次數少,活動形式多以講座、報告為主,對家長教育觀念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事實上,教師應注意日常與家長的溝通,以自己的教育行為來影響家長,還可以選擇典型案例組織家長座談,讓他們在分析和討論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2.2成才觀的差異
這里所說的分歧是教師和家長在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觀念上所出現的分歧。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地被廣大幼教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素質教育正在悄然進入幼兒園,教師則慢慢開始注重對幼兒進行全面的和能力培養。但是由于不少家長自身受教育水平比較低,并且還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認為只要把孩子的"智育"搞好就行,認為幼兒園應該教給孩子拼音、漢字等,為孩子將來入小學做準備。如我們在訪談中就有家長如此說"我就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多學點知識,比如一些唐詩呀、算數呀、識字、拼音什么的,將來上了小學就不累了"。而很多老師也提到"我們園的家長,只關心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其他一概不關心。"這樣一來,使得許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而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否則家長認為教師責任心不強。
2.3發展觀的差異
由于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得很多年輕的家長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們照顧。而大多數爺爺奶奶們對孩子的教育與現代教育觀念存在的差異較大。爺爺奶奶們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也不太清楚一些具體科學的育兒方法,加之爺爺奶奶們都有"隔代親",寵多而教少,愛比嚴多。許多爺爺奶奶們仍用老觀念要求孩子,無形中對于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而教師對爺爺奶奶們也缺乏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師認為,爺爺奶奶們的思想太老了,根本不懂得教育孩子,讓他們參與教學工作是在添麻煩、制造混亂,在和家長交流時,甚至會不自覺地以一種教導別人的語氣、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家長交談。教師的這種態度使得家園合作共育碰到更大的困難。
總之,通過對長安區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分析,進一步找到其問題所在,為我們的幼兒園及幼兒園教師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蔡迎旗. 走出家園合作的困境[J]. 山東教育. 2000, (7、8).
[2]牛小鳳. 我班的家訪工作[J]. 山東教育,2002,(6)
[3] 李平. 如何走出家園合作的誤區[J]. 教育導刊,2007,(7).
【長安區幼兒園家長工作問題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建筑的環境心理學分析
•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音樂的選制
• 幼兒園創造性課程綜述
• 幼兒園管理家長的有效參與
• 城鄉幼兒教育平衡發展
• 試論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
• 如何組織好幼兒園家庭教育講座
• 新的幼兒園
• 幼兒園合唱教學的幾點體會
• 淺談幼兒園班級經營中的藝術
• 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對策
• 幼兒園管理策略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