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墨畫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塊瑰寶,它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應該關注在幼兒水墨畫中那種兒童的“童真”和“童趣”的真實表現,注重水墨的這種繪畫形式給幼兒不同于其他繪畫形式的情感體驗,讓幼兒喜歡水墨的這種繪畫形式,而不是要把幼兒培養成為水墨畫大師。
關鍵詞:幼兒園水墨教學;玩墨;玩水;歌謠
培養幼兒水墨畫的興趣與教授他們繪畫技能這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兩者相互滲透,可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兒未充分了解毛筆、水墨和紙張的性質前,應允許幼兒造成畫面的臟、亂、差等,等幼兒熟悉后,教師指導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繪畫經驗和技能自由創作,教師在指導中將水墨畫的用筆、用墨技法滲透給幼兒,不必強調幼兒對水墨畫專業術語的識記和使用。
一、觀察欣賞,調動幼兒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的作品往往能讓幼兒驚嘆,喚起幼兒對美的追求,刺激幼兒表現的欲望。因此,適時地選擇一些內容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所理解的畫家的作品,讓幼兒感受,可以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促發他們的內在需要,從而激起他們的創作欲望。在欣賞活動中,無論是名家大作還是哥哥姐姐稚嫩的作品,對孩子們來說都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如,齊白石先生的蝦,形態逼真,孩子們一看都說像真的一樣,于是抓住他們高漲的興趣,引導他們有序、有目的地欣賞,由此進一步讓他們觀察墨色及用筆,了解水墨的深淺能表現出栩栩如生的物體。
二、運用歌謠法了解水墨畫材料工具的特點
幼兒的神經系統和小肌肉群發育不完善,毛筆又軟,對于幼兒來說握筆姿勢,控制運用很難。但握筆姿勢對于畫水墨畫很重要,直接影響繪畫效果。我利用歌謠教幼兒握筆姿勢、“我種小樹苗,一二三指來捏緊,四指五指輕輕往外頂,手指用力小樹直。”這樣通俗易懂的話能幫助幼兒理解和記住要領。每次用完毛筆要洗好、放好,保護毛筆。怎么洗呢?也用
兒歌方式來學習:“毛筆哥哥洗個澡,(將筆放進小水桶里),理理頭發真漂亮(側筆由左向右掭筆),干干凈凈好寶寶(掭好筆后握直筆)。”幼兒輕松學會洗筆掭筆,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
三、運用歌謠法學習用筆技法
在幼兒水墨畫教學中,要教會他們簡單地用筆。幼兒對毛筆的控制能力較差,所以,不能用專業化方式訓練幼兒。筆法歌謠:“捏緊筆,腕子沉,畫中鋒,筆要直;畫側鋒,筆要斜。毛筆拿得好,定能畫得好。”“中鋒姐姐用腳尖跳芭蕾,側鋒弟弟斜著身體腳掌走路。”歌謠好玩,幫助幼兒更快地掌握用筆方法。先讓幼兒動手畫各種線條,用筆墨做“點線面”游戲,讓他們體驗到柔軟的毛筆在宣紙上產生的順暢感,初步獲得對用筆方法的感悟。至于什么是中鋒,什么是側鋒,中鋒、側鋒什么時候用,把這些枯燥的理論知識放到具體的教學中就會讓孩子們接受,如,教畫葡萄時,“左側鋒一筆,右側鋒一筆,中鋒勾柄再點臍”這是正常畫圓形水果的方法和技巧。畫葉子時,“淡墨側鋒畫葉子,濃墨中鋒勾葉脈”,慢慢練習,細細體會,濃破淡等筆法技巧。
四、讓幼兒在玩墨、玩水中學習并感知水墨的屬性特點
水墨畫以墨為主,以墨當色,“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用慣彩筆畫畫的幼兒一時很難理解墨色變化的趣味,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體會這五種墨色,“兒童水墨畫,就是水墨游戲。”如,玩墨游戲《吹泡泡》,鼓勵幼兒用水和墨調配畫出深淺不一的泡泡來,只用墨不加水的泡泡,偏干的焦墨泡泡,墨中加少水的泡泡,墨中加多水的泡泡,水中加少墨的泡泡,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泡泡,幼兒畫得不亦樂乎,從中感受水墨之奇妙。畫的過程讓幼兒學會刮筆掭筆,蘸水墨不能多,畫起來畫面才整潔,效果才好。
五、有心的鼓勵很重要
毛筆不同于彩筆畫,彩筆畫可以用彩筆把圖畫好慢慢著色,而水墨畫好壞是一筆過,絕對不能復筆更不能像涂色那樣把圖形涂出來。針對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勵幼兒“大膽落筆,不要復筆,畫錯也不要緊。”讓幼兒輕松做畫對其充滿興趣。出現錯筆也不要緊,鼓勵幼兒面對錯筆不沮喪,不急著換畫紙,學著換個角度看問題,鼓勵孩子處理錯筆的信心。
六、對幼兒作品的評價要具有針對性
教師要結合幼兒個體的能力特點和畫中表現的獨特經歷對作品做出評價,也就是輕橫向,重縱向,不要只盯著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來衡量,而是要關注他的個體發展。如果教師不分先后,不分主題只是刻板地應用“表揚為主”的原則,反而會消弱幼兒的積極性。除了由教師進行評價外,我們還組織幼兒之間互評。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標準來評價,對評價雙方都起到積極的激勵作用。
本文就實踐中幼兒園開展水墨畫教學活動進行了粗淺探討,水墨畫作為獨特的繪畫藝術,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如何科學地繼承這種傳統藝術、如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待進一步嘗試探討。
參考文獻:
郭會萍,陳永新.誰破壞了幼兒繪畫的天性科[J].教文匯,2009(8).
?編輯 薛直艷
【幼兒園水墨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認同感研究
• 幼兒園管理者自身修養對幼兒園管理工作的影響
•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實施
• 淺論幼兒園教師批評語的運用
• 淺談幼兒園活動區創設的意義
• 淺談幼兒園故事教學策略
• 如何促進幼兒園班風建設
• 鄉鎮中心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略探
• 讓幼兒園環境處處精彩(二)
• 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淺議
• 美國幼兒園給家長的20條備忘錄
• 幼兒園大班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