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音樂教學呼喚創新,教師要有創新意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為幼兒提供多種學習活動,讓幼兒在多種感知條件下學習音樂,其學習效果會更為顯著。教師要有展示意識,利用多種形式展開示范活動,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為幼兒建立音樂有形認知創造條件。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學;教法
一、借助媒體,豐富幼兒音樂學習方式
幼兒音樂教學設計需要借助多種媒介載體,為幼兒提供豐富感知條件。特別是多媒體運用已經成為幼兒教師的首選,多媒體可以給幼兒創設特殊感知意境。幼兒直觀思維意識強,教師用豐富畫面、動感音樂,給幼兒以多種觀感刺激,能夠有效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舞蹈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藝術形式,借助多媒體播放舞蹈視頻,配以適當的音樂,或者是教師帶動幼兒進行舞蹈學習,利用多媒體配置音樂背景,也能夠給幼兒帶來音樂感知。幼兒學習音樂時,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學習內容,以提升音樂學習的實效性。如中班幼兒學唱歌曲《小小鳥》,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反復多次播放歌曲視頻材料,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內涵。然后組織幼兒展開討論:歌曲唱了什么?歌曲里的小鳥先怎么樣?后來又怎么樣了?幼兒紛紛舉手回答,對歌曲內容有了一定了解。教師帶領幼兒跟隨多媒體學唱歌曲,幼兒學習熱情很高,有些小朋友還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律動。教師引導幼兒記憶歌詞,并讓幼兒自行歌唱練習。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教師始終離不開多媒體輔助,這充分體現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多媒體的運用為教師提供了更多選項。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將多媒體有機融合到歌曲學習中,多媒體成為教師與幼兒溝通的重要工具,其助力教學,效果突出。
二、引入游戲,提升幼兒音樂學習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這是其天性決定的。教師在音樂學習時引入游戲,將音樂與游戲有機結合,能夠為幼兒創設更為適合的學習形式。幼兒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音樂認知和體驗。當幼兒參與游戲時,教師不妨將音樂作為背景,幼兒劇烈活動時,給出迪斯科音樂,其明快的節奏感,可以讓幼兒感覺非常帶勁。如果游戲屬于慢節奏,教師可以給出一些舒緩的音樂。教學實踐證明,用音樂與游戲結合的方式,來展開音樂學習,深受幼兒的青睞。中班學習《摘果子》,教師準備了一些卡片道具,玉米、花生、蘋果、小鳥、落葉等,為讓幼兒在游戲中對秋天豐收景象有真切體驗,教師先給幼兒播放一段視頻材料,并配上《摘果子》音樂,小朋友們都看得非常認真。教師拿出道具卡片,讓小朋友模仿農民伯伯摘果子。當幼兒開始行動起來時,教師隨即給出《摘果子》的音樂。為讓幼兒模仿得更貼切,教師也參與到游戲中,并給幼兒以示范,因為有音樂有游戲,課堂學習氣氛濃重,幼兒獲得多種能力訓練。教師讓幼兒參與秋收游戲活動,并且準備了豐富的道具材料,讓幼兒有真實感,參與熱情很高。加上音樂背景襯托,為幼兒學習提供良好感官體驗。幼兒一邊游戲一邊欣賞音樂,其身心處于良性互動狀態,其學習訓練效果更為明顯。
三、開展演繹,塑造幼兒音樂初步感知
幼兒大多都喜歡參與班級演繹活動,教師不妨給出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在音樂學習時介入更多演繹活動。所謂演繹活動,是在教師帶領下,讓幼兒參與課堂演唱、舞蹈等表演活動,以形成多重素質培養。幼兒在具體參與過程中,需要教師跟進指導幫助,甚至要給出一些鼓勵,消除其恐懼感。中班音樂課上,教師帶領小朋友學唱歌曲《猴子吃香蕉》,幼兒對歌曲內容非常感興趣,對音樂旋律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為讓幼兒學習更為順暢,教師發動小朋友展開課堂演繹活動,先找出幾個小朋友模仿猴子吃香蕉,其他小朋友演唱歌曲。幼兒對課堂演繹活動非常熱心,紛紛要求扮演猴子。經過一番選擇,教師確定了演員人數,然后展開課堂演繹活動。當音樂響起,負責演繹的小朋友用個性動作展示猴子吃香蕉的動作。課堂氣氛頓時被點燃,小朋友在歡笑聲中學唱歌曲。教學互動和諧,音樂學習獲得巨大成功。教師挑選小朋友飾演小猴子,激發了小朋友的學習熱情,在具體操作中,小朋友要觀照音樂進展,還要創意性地表演猴子動作,這給小朋友帶來的感知自然是更為豐富多彩的。幼兒學習音樂有自身特點,教師需要對幼兒音樂感知規律展開深入探究,為教法改進提供信息支持。幼兒直觀感知思維比較發達,教師要敢于創新學習形式,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熱情。不妨借助多媒體播放音樂,用豐富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來打動幼兒;并引入游戲介入音樂學習,讓幼兒一邊玩,一邊接受音樂認知,這符合幼兒學習成長規律;還可以發動幼兒參與多種形式的課堂演繹活動,從而贏得音樂教學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吳子儀.提高幼兒音樂教學質量方法探究[J].亞太教育,2015(25).
[2]徐浩.淺談幼兒音樂教法教學的改革路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2(16).
作者:張星瑋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
【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方法的研究】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影響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