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逐步被引入幼兒園,并發揮了良好的教育教學功效。但在實施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運用的合理性,保持適量、適時和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教學。
【關鍵詞】幼兒教育 多媒體 教學手段
一 在幼兒園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理論依據
在幼兒園實施多媒體教學,不僅在表現形式上與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育水平相符合,而且也有利于知識信息的傳播。
1.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杰將認知看作是一個連續構造和思維內化的過程,幼兒認知發展的過程是同化和順應平衡的過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同化過程的一種動力。要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建構者,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2.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認為,教師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包括直觀法、形象法、實踐法等,是非常重要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使教學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在幼兒園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現實意義
現代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先進的教育手段。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實施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興趣,提升幼兒的感性認知。幼兒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只有對周邊事物發生興趣,才能讓多種感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全方位參與進來。多媒體教學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充分利用其光鮮亮麗的聲、色、圖、文,將單純的文本信息轉化成聲音、影像、動畫、視頻等,創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調動幼兒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合理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可以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準備大量的圖片、玩具等教學用品,工作效率低,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難以發揮教師的才華和智慧。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尋找與教學主題相符的素材,通過有效呈現,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降低勞動強度,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研修學習,提高現代化教學的能力。
三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在幼兒園實施多媒體手段教學,要講究恰到好處,做到適量、適時、適度,嚴格遵循幼兒的身心發育規律。
1.運用多媒體教學要適量
有一項關于中小型幼兒園的調查數據顯示,只有2.1%的幼兒教師選擇使用多媒體教學。顯而易見,這些中小型幼兒園在教學形式上過于呆板,不易于調動幼兒和教師的積極性。不過還有一部分幼兒園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追求處處體現多媒體教學的影子,從而少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傳統游戲互動或實物互動,使教學方式顯得過于虛擬,同樣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運用多媒體教學要適時
一般來說,多媒體教學可以刺激幼兒的多重感官,讓幼兒保持高度注意力和參與的積極性,但不能代替傳統教學模式對幼兒思維的啟發性。多媒體不能辨別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也不能察覺幼兒的即時反應,所以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性。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手段放在一些關鍵的環節,先通過游戲互動的形式,讓幼兒的思維得到啟發,然后再采用多媒體手段對幼兒的思維加以鞏固,使幼兒的機能發展及時習得。做到使用適度,對于幼兒的視力保護也很有幫助。
3.運用多媒體教學要適度
教學手段是服務于教學的,在實施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忽略教學手段的適度性。首先,不能過于淺漏,如簡單地將教學大綱做成幻燈片,以此來代替板書,這顯然與幼兒的身心發育水平是不相符的,脫離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其次,不能過于機械,一些可以通過生活現象、演示實驗等傳統手段來實現的教學內容,就沒有必要使用多媒體。最后,不能過于復雜,應以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為指導,注重幼兒的個性特征,按照幼兒獲取知識和經驗的規律來進行多媒體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幼兒發展需要。
四 關于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反思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豐富了幼兒園的教學情境,體現了時代進步的氣息,讓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充滿活力。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將傳統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手段有機結合,實現幼兒在最佳的環境條件下的良好成長。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相關文章:
上一篇:談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下一篇:電子白板,優化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